仙作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引導。
規劃先行,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仙游縣政府先后制定了全縣工藝美術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十三五”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園區發展規劃??h財政設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投入不少于500萬元??h政府每季度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會,設立2000萬元中小企業風險補償金,建立3億元的助保貸資金池,扶持仙作古典工藝家具產業發展。全縣現有行業擔保公司8家、典當公司2家,推行“仙作通”“紅木緣”“紅木商戶卡”等20多種金融產品,年融資規模達120億元。特別是今年2月成立了國信國投海富紅木產業基金,計劃自今年起三年內分三期投入100億元。
搭建平臺,培育生產集聚區。仙游縣政府投入200多億元,大手筆規劃建設了“一街四走廊”“一園六個城” ,“一街四走廊”即:中國古典工藝家具第一長街,城關至榜頭、榜頭至連天紅、城關至度尾、城關至郊尾四條工藝走廊,全長69公里,涉及10個鄉鎮,惠及60萬人口;“一園六個城”即:工藝產業園,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國際油畫城、中國石藝城、海峽藝雕旅游城、環球工藝城、根藝古玩城。全縣已形成了榜頭、度尾、大濟、賴店四個生產集聚區和一批古典家具生產專業鎮、專業村、專業街,涵蓋全縣10個鎮(街)。
注重監管,提升仙作家具質量。為加強行業監管助推規范發展,仙游縣專門設立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產品質檢中心,推行“一證一書一卡”和產品植入“芯片”技術,積極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建立產品質量保障新體系。日前,《仙作古典家具》標準也正式頒布實施,填補了國內古典家具行業空白,督促工藝企業嚴格實行生產許可證、安全認證等質量監管制度。建立企業基礎信息檔案,定期開展產品標準執行、標識標注、體系認證、出廠檢驗記錄等狀況檢查,促進產品質量有效提升,全力打造紅木行業的“東方藝術家具”。
鑄造品牌,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新格局。仙游縣政府設立縣品牌發展基金,扶持品牌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品牌企業發展;引導工藝企業促進核心技術、專利技術向標準轉化;制定名牌產品、馳(著)名商標三年滾動培育計劃,鼓勵企業創建不同層級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區域品牌+企業品牌”互促互動格局。目前,仙游共培育有中國馳名商標5枚、福建省著名商標56枚、福建省知名字號企業7家、福建省名牌產品57個、莆田市知名商標企業100家。
人才引進,實施“雙百雙千”人才培育工程。仙游縣注重人才創新培育,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工藝美術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全縣現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木雕藝術大師19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74人、省級雕刻工藝大師23人、省級工藝美術名人64人。特別是一批創新創業的優秀“紅二代”,他們在繼承父輩的傳統技藝和誠信經營的同時,創新輔助材料,借助“互聯網+銷售”模式,把仙作推向了一個新境界,已成為仙作產業新一輪發展的生力軍。目前,仙游已成為全國各地雕刻藝人、木工能手聚集的“高地”。
電子商務,廣泛推廣“互聯網+”模式。在政府的鼓勵推動下,目前仙游縣80%以上工藝企業建立了企業門戶網站,搭建了中國網庫、“仙作購”、阿里巴巴閑魚拍賣“仙游紅木產業館”、海絲商品交易中心等電商平臺,涵蓋B2B、B2C、O2O等模式,主要形成了一個淘寶鎮(榜頭鎮)、四個淘寶村(海安村、壩下村、紫澤村、泉山村),三個電商集驟中心(環球工藝城、海藝雕旅游城、大學生創業中心)、四個專業市場(海峽藝雕城、芹山小件市場、壩下工藝品市場、赤荷佛珠批發市場),成立了福建省紅木行業電子商務協會、仙游縣電子商務協會兩個行業協會。去年,全縣工藝美術電商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