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的北流,陰雨綿綿。在按一級公路標準改造擴建、四車道全瀝青柏油化的甘新路上,工程車來來往往,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甘新路貫穿北流城區、西埌鎮、新圩鎮直至玉林城區,月底,這里將以家具產業園展銷大街的“新身份”盛大開街。李烈家在這條路上經營家具廠已經三代,年近六旬的他沒有想到,有一天這里竟然成為玉北同城化發展的重要紐帶,而他所從事的家具產業也受到政府重視,成為北流市十大產業中的重點扶持產業。
家具產業園展銷大街的建成,標志著廣西首個從家具精品研發到體驗式消費的百億元家具產業園正式揭開面紗,產業園版圖的框架已經拉開。
積淀數十載一朝迸發
12公里長的甘新路段,深藏著大大小小的家具廠及與家具產業配套的五金、油漆等店面。每天有大批的原木運輸到此進行加工,同時一批批經過加工的家具成品及半成品從這里發往廣東中山、順德及上海、昆明、貴陽、重慶等大城市。
在李烈的記憶中,以前當地婚嫁,女方要準備陪嫁木箱,在當地人看來,木箱的精美程度,就代表著婚姻的幸福度。李烈的父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幫人做木箱,耳濡目染,年輕的李烈繼承了父親的手藝,“當年我妻子陪嫁的木箱還是我親手做的。”
上世紀80年代,因地緣優勢,部分廣東的家具廠來到這里尋找半成品加工手藝人,李烈父親和一些村民開始攬活代工。因為利潤豐厚,沒多久,連片的幾個村落家家戶戶都做起了家具加工的生意。30多年過去了,以西埌鎮和新圩鎮為中心的北流市家具集散地慢慢發展起來,據統計,如今北流市有家具企業612家,家具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3億元,木材加工業遍及全市22個鎮,從業人員近2萬人。
因地制宜打造產業園區
盡管北流家具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底蘊,但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等因素制約著當地家具行業的發展。“我也知道品牌的好處,但品牌化經營后,客戶需要我們提供批量的貨品,我供應不上。”開家具廠已有13年的麥澤忠回憶,因為無法規模生產,他不敢接大訂單,錯過了很多賺錢機會。
今年8月,玉林和北流兩級市委、市政府敏銳地發現了北流市家具行業的優勢以及存在的缺陷,針對行業現狀,提出了把北流市家具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和發展,在西埌、新圩兩鎮建設北流市家具產業園,北流市家具產業園建設指揮部也于當月正式掛牌成立,當地家具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據北流市家具產業園辦公室副主任莫偉介紹,產業園功能定位為“一街、兩鎮、三區、百億、千企”,“一街”即甘新路12公里家具銷售產業街;“兩鎮”為西埌鎮、新圩鎮;“三區”為家具生產區、家具物流區、家具銷售展覽區;“百億”即打造百億元產值產業;“千企”即集聚1000家生產和銷售家具企業。產業園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億元以上,創稅5億元以上,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
緊鑼密鼓加快集群建設
近期,產業園重點推進了幾項工作,出臺優惠扶持政策,按照“高標準、低門檻”的原則,吸引優秀企業進園。11月25日,北流市委市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在家具產業園建設指揮部召開工作推進會,提出要以元旦開街為目標,攻堅克難完成展銷大街改造建設;設立產業基金,加大對規上家具企業的扶持力度;繼續加快家具產業園的產業規劃和園區規劃,為精準招商提供重要支撐;加快家具產業園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落實家具產業園區工業大道建設方案。
目前,展銷大街道路施工已完成超過90%,公路兩旁一字排開的、統一外立面設計的明黃色樓房已經修整一新。順德客商李先生因為業務關系常來北流,他感嘆這里的巨大變化。不少外地家具企業通過熟人朋友打聽產業園的優惠政策和入駐條件。
據了解,經過多次招商活動,產業園已與多方有意向的投資客商完成對接、洽談,如廣東新紅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盛泰紅木家具、東莞名家具俱樂部、索菲亞公司等,均有意向入駐。本地大型意向入駐的家具企業共67家,其中有意向建廠的56家,集建廠與銷售一體的3家,建仿瓷餐具、家具酒店用品的1家,建物流園的1家,其他6家。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