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謂是彩電市場愁云慘淡的一年。據奧維云網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7年1-9月彩電銷售量規模同比下降9.2%。與此同時,彩電業在第四季度傳來利好消息,由于面板價格得到遏制以及第四季度活動促銷力度大,彩電業有望在四季度回暖。釘科技認為,彩電業前景依舊光明,彩電企業切勿悲觀,三點原因或讓彩電業走出低谷。

顯示技術不斷進步,中高端市場紅利釋放
彩電市場升級、產品結構調整是2017年主旋律,大屏化、高端化、個性差異化的消費需求正在得到釋放。
盡管2017年下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并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好轉跡象,但卻出現了銷售額上漲、市場環境逐漸趨于正常的狀況,以OLED、量子點、激光電視等為主的顯示技術的規模應用帶動了高端市場的發展。
從產品品類方面看,隨著索尼的加入,集聚了LG、創維、長虹、康佳等品牌的OLED陣營越來越強大;量子點電視,則在TCL、三星、海信的推動下,滲透率明顯提升;激光電視作為迅速成長的品類,也成為海信、長虹、極米們力推的重要產品。
據NPD DisplaySearch預測,QLED量子點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00%,有望從2016年的60萬臺增長到2017年的120萬臺;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規模銷量6.7萬臺,銷額20.8億元,增長率分別達116%、109%;預計到2020年,激光電視銷量23.2萬臺,銷額43.1億元,量額復合增長率分別為51%、27%。
綜上,消費升級,讓消費者追求更加高端的產品。而技術的不斷升級,也釋放了中高端市場紅利。
市場洗牌加速,競爭回歸理性軌道
2017年不僅是傳統電視行業爆冷的一年,更是互聯網電視接連病危的一年。
釘科技從2017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上獲悉,2017年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只有10%,外資品牌占有15%,國產彩電品牌仍然是主力,占有75%市場份額。業內分析認為,互聯網電視2018年將進一步萎縮,環境進一步惡化。
而今年互聯網電視嚴重掉隊,主要由以下幾方面造成:
其一,互聯網電視巨頭樂視陷入困境,電視業務在高點跌落。由于深陷債務危機,致使樂視不得不暫停或者調整很多既定戰略,而這使樂視在供應鏈環節、渠道環節、用戶環節,都遭受了較大沖擊。
其二,市場乏力,其他品牌通過價格戰“分食”樂視業務,但結果卻不如意。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電視銷量達到4800萬臺,但在4800萬臺銷量中,小米、微鯨、酷開、風行、暴風、CAN等互聯網電視加起來不到500萬臺,還不及樂視去年的銷售規模。
作為互聯網電視廠商而言,若一昧的以價格戰、內容戰作為營銷手段,而不開拓技術創新、整機制造,或讓互聯網電視市場持續走低。
綜上,更加低迷的互聯網電視市場,讓一些低價低質的競爭對手紛紛退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市場洗牌速度,而市場深度洗牌后,彩電行業將回歸良性競爭的軌道,這對整個電視行業來說,是一大利好。
面板價格回落,成本壓力減輕
電視市場持續低迷,除了與市場惡性競爭有關外,主要與上游供應鏈成本長時間上漲有關。
據悉,從2016年開始,液晶面板價格開始出現波動,截至2017年6月,面板同期漲幅平均達40%左右,整機同期漲幅不足20%。
長時間的面板上漲,讓眾多企業一度處于虧損狀態。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持續上漲的面板出現了回落跡象。
據中怡康報道,今年六、七月份面板價格就開始下滑,在四季度開始回落。預計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低價會促使整機的銷量和利潤回升。面板價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
面板價格回落不僅直接拉低市場整機價格,同時還對市場走向、品牌格局以及行業發展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面板價格的理性回落,對于低迷的整機業來說還是利好。在中高端市場紅利釋放、市場洗牌深度推進、面板價格理性回落的大背景下,2018年彩電市場有望反彈。 來源: 釘科技 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