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在短短的2017年里家電市場會發生如此多故事,有人一下子從山頂跌倒谷底,有人享受著消費市場升級帶來的紅利,也有人在漲價潮下苦苦掙扎。那到底誰能歡喜,誰躲在角落憂愁呢?
2017年家電關鍵詞:消費升級
在2017年里,洗碗機、干衣機、凈水器,嵌入式烤箱新式家電走進越來越多中國家庭,以凈水器為例,在2016年前46周線上銷售的凈水器數量達到了55.1萬臺,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28%。另一方面,已有家電產品走起高端化路線,戴森電吹風上市一年多以來價格依然堅挺在2800元,國內品牌無線手持吸塵器旗艦款產品價格高達三四千元。
從產品屬性上看洗碗機、干衣機、高端電吹風、嵌入式烤箱毫無共性可言,但從消費行為上看,它們都是受益于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升級,才能迎來蓬勃發展。在2017年里,中國消費者已逐漸擺脫但求擁有不求質量的消費階段,高質量的家電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2017年家電關鍵詞:漲價
漲價,恐怕是中國家電企業最大的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銅、鋼材、塑料、鋁材各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當中鋼材同比漲價甚至超過100%,到了2016年底電視關鍵部件液晶面板也出缺貨漲價問題。
在2017年里原材料漲價的負面影響完全展現出來了,根據中怡康線下月度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冰箱市場零售均價同比增長12.9%,達到3689元;洗衣機零售均價同比增長10.4%,達到2632元;空調零售均價同比增長6.7%,達到3764元。電視市場甚至受到漲價與市場萎縮雙重打擊,大量廠商出現負增長,僅剩下索尼、TCL等少數廠商能夠逆市增長。
2017年家電關鍵詞:樂視
在過去幾年里“樂視”是家電圈甚至中國科技圈最風光無限的一個企業,賈躍亭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名字、一個全新商業構想“生態化反”,超低價戰略深深“打動”中華國消費者,2016年電視銷售數量達到了600萬,擬收購了美國電視品牌Vizio甚至進軍電動汽車領域,走到了巔峰。
然而在2017年樂視壞消息未曾間斷,首當其沖是資金缺乏無力采購熱門劇集、體育項目版權,樂視體育失去亞冠版權,然后放棄收購Vizio,出讓手中67%易道股份給藍巨投資,賈躍亭主動辭去樂視網總經理職務,來到樂視公司門口追討欠款的供應商不絕,在賈躍亭出國近半年后,北京證監局發布通告責令賈躍亭于年底前回國……
2017年里關于樂視與賈躍亭的負面新聞罄竹難書,以致樂視兩天前發布10款超級電視也沒有關注,樂視絕對是家電市場負面關鍵詞首位。
2017年家電關鍵詞:訴訟
6月9日,夏普在美國加州法院對海信提起訴訟,以海信銷售低品質產品損害夏普品牌影像為理由,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并至少賠償1億美元,后來夏普還在紐約州等地繼續發起訴訟。
在2015年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了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與資產,并獲得了夏普電視除巴西外在美洲地區的品牌使用權。讓海信意想不到的是,在鴻海完成對夏普收購、重組之后,夏(hong)普(hai)會反過來起訴海信。在短時間內,夏普與海信訴訟案恐怕難分出結果,無論誰勝誰敗仍將是家電市場吸引眼球一個點。
2017年家電關鍵詞:智能音箱
家電智能化已是老生常談了,但在2017年里智能家電出現一點突破,那就是智能音箱。
在2017年WWMC上蘋果發布了首款智能音箱HomePad,它內置了大尺寸低音單元與七個高音單元,音質出色,而且采用了A8處理器,能通過自動空間感應技術能在數秒內感知音箱在室內的位置,用戶可以通過Siri語音控制家中智能家電,比如控制窗簾的開關,設定空調的溫度。
HomePad語音控制智能家電的模式迅速獲得業界的認可,亞馬遜Echo二代、天貓精靈X1、京東叮咚、三星Bixby、小米AI音箱緊跟而來,Sonos則加入了Alexa陣型,在2017年里智能音箱因蘋果而火了。
2017年家電關鍵詞:共享家電
火爆了好幾年的共享經濟終于在2017年“大舉”殺入了家電市場,5月初壹基金聯合騰訊公益、騰訊視頻在北京街頭開設“共享冰箱”,通過它可以將多余的食品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樂視發布了首款共享電視超4 X55M,只要完成相關任務,最多可獲得4年影視會員資格;上海街頭出現了共享洗衣機,20元可洗8KG衣服;美博推出了共享空調1.0,通過“押金+按時收費”模式出租空調。
但是無論哪種家電共享都沒有獲得市場認同,共享洗衣機只是無人洗衣房換了一個名字,樂視影視會員早沒有價值,共享電視成了一個噱頭,共享冰箱只是慈善之舉,共享空調更是缺少必須生存土壤。家電本來就是一家共同使用的產品,自身帶有“共享”屬性,怎么看共享家電都是多此一舉,共享家電注定是曇花一現。
2017年家電關鍵詞:互聯網電視
在互聯網電視殺入電視市場一瞬間,傳統電視品牌感到亞歷山大——見過賠本賺吆喝的,但從沒見過賠本賺吆喝還自捅三刀的。以互聯網電視第一品牌樂視倒下為標志,互聯網電視也進入了冬天。在2016年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一度逼近20%,但在“2017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上,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只有10%了。
互聯網電視衰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互聯網電視銷售數量少,在面對液晶面板漲價時缺乏議價能力;傳統電視品牌以毒攻毒,推出了創維酷開、康佳KKTV、海信VIDAA、TCL雷鳥一系列互聯品牌;互聯網電視定價低甚至賠本出售,與國內電視市場大尺寸化、高端化趨勢發展格格不入。說不定2017年只是互聯網的初冬,寒冬未到。
2017年家電關鍵詞:東芝
在11月,海信耗資129億日元(約7.54億人民幣)收購了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的95%股權,在轉讓完成后,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以及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受核電業務巨額虧損、財務造假丑聞影響,東芝不停出售旗下業務回血,轉讓電視業務給海信只是其中之一,但在東芝頻頻失利、民族主義渲染下,海信收購東芝成為了一個額外吸引眼球的新聞點。與其說海信收購東芝是中國家電企業的崛起,不如說是韓國家電、中國家電全球崛起中一段小插曲。
有人歡喜有人愁
對2017年家電市場進行總結,不難發現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出奇的是“霧霾/空氣凈化器”未能進入最終榜單,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2017年的冬天霧霾不如往年同期厲害,空氣凈化器市場不如去年火爆。希望明年再進行總結時,“霧霾/空氣凈化器”繼續沒法進入榜單,讓一切不好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