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孫保英一直憋著,那成片的庫房里齊齊碼放著的木料,讓他的心里跟爬了個蟲兒似地直癢癢——隨便抻出些來折騰折騰,就是上好原木門——哦不,還不能說是“上好”,因為這木材,火侯還沒到。于是孫保英只好繼續憋著,任憑那帶著幸福感的沖動在他心尖上爬來爬去地癢癢他。
沒有幾千萬,別做原木門
孫保英,北京楷模偉業 家居 用品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楷模旗下原木定制 家居 品牌“樸拙”的創始人。
孫保英 楷模木門總經理 樸拙品牌創始人
孫保英有兩個強項,一是逗人笑——他一張嘴,不笑的人少;第二個強項,是做門——做原木門。噢,現在不只限于門了,因為有了“樸拙”原木定制 家居 ?;蛟S,說他第二個強項是“玩原木”,更恰當些。讓他心里癢癢、憋得難受又幸福的,就是這些原木基材。為啥?因為他做物件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這話,是孫保英親自說的。比如說做原木門。
孫保英說,做原木門,是個“看似門檻極低,其實門檻巨高的行業”。說這話時,孫保英指指面前四位女同志:“門檻極低——我帶上你們四位美女,一起做個原木門廠,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花1萬塊錢收兩臺粗糙簡陋的二手設備,買來一方木頭,就能干了。”接著孫保英話一轉,“可這樣做,做不好。要想做好,門檻就巨高。高在哪兒?要做好原木門,需要巨大的資金流做支撐。跟你這么說,做原木門,一半在于產品制造,一半在于基礎制材。小廠家做原木產品,直接跨越前面制材這一步,買成品材就直接搞上了。前一半——制材這個環節不做,后一半的產品環節,他做不好。為啥?因為他買的木材不行。”
聽的人正在興頭上,孫保英突然停下來,伸手斟茶。
慢慢斟完了茶,孫保英繼續說。
“楷模是怎么做?我們的樸拙原木定制 家居 ,2015年12月12日做的首場發布會——藏風中國:可收藏的當代中國 家居 ——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我的產品為什么遲遲不亮相?不是搞不定,是為了做好。原木要想做好,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很大的資本,需要團隊歷練。門檻高在哪兒?基礎制材部分必須得控制好。中國的基材情況是,大多數外面買來的基材全是‘夾心材’。”孫保英拿手一比,“比如說這么厚的板,表面含水率一測顯示合格,烘好了,但是瓤兒不行。就跟烤餅一樣,火太急,工夫不到,表面好了,里面沒熟。原因是什么?是中國行業造就的。”
孫保英說,木材烘干中的“夾心材”問題,已經成了行業規則,“大多數木材,全在江蘇張家港去搞,當地的烘干窯沒辦法烘到位——比如說,一種木材市面上3000塊錢一立方,他烘到位以后,成本直接到3500了,賣給誰去?所以中國市場上出的材料,全是沒有烘到位的。一些企業沒辦法,只好買進口材,老外誠信度很高,他能夠按著規范去烘干材料,但這些材料從國外過來,成本非常高,成本上沒有優勢。”
我建了12個烘干窯,木材烘干后放一年
“我們公司,在山東用五六十畝地,建了12個烘干窯——還有4個正建著——我們自己烘干,從根兒上解決問題。我們買回原木來,用龍門吊夾著,根據需要切成各種規格,碼放到烘干窯里,小火慢烤。別人烤三天,我烤七天、八天,烤到位,烤透了。外面買的木材,剖開后在太陽下一曬,風一吹,就彎成弓了——因為里外濕度不一樣,一剖開,兩面有濕度差,含水高的一面水分一失就收縮了。同樣條件下,我們的木材,還是直的。因為材料已經沉化到位了。”
據孫保英介紹,自己烘干木材,不只放心,成本上還占優。“我切料,是根據需要切,放2mm余量,烤完了就是定型材,是按著規格用的,減少浪費。外面買的,不可能是完全合乎你的規格的,浪費多。”但孫保英也表示,成本上占優,和省不省資金占用是兩回事。他說,建烘干窯自己烘干木材,表面看著省錢,但實際上,不只需要占用五六十畝地,還要有幾千萬的資金流壓著——如果從外面買木材,現用現買,資金周轉起來用不了多少錢。
“我們現在用的材料,起碼是一年前烘干好的材料。幾千萬的資金,就這么壓在庫房里。”孫保英說,烘干后的木材放在庫房里,是為了讓木材“回性”,“因為烘干的方式和自然干燥還是有差距,需要在庫房中的自然環境下沉化一段時間,把它的自然特性恢復回來。我認為,烘干的木材,至少要回性半年才能用,否則不行。”
現在,孫保英可以放開手干了,看著楷模木門、樸拙原木定制 家居 產品源源不斷地產出來,孫保英的心不癢癢了??蓪O保英的心閑不住,緊接著又裝上了滿滿的情懷——他說,楷模要把產品推向國際,讓外國人看了不僅懂,還要豎起大拇指不停地說Good!Very good!Very veryverygood!2018年我們要攜樸拙代表東方文化,去米蘭為中國設計,中國產品正名。具體怎么回事?咱們下次,聽聽孫保英怎么說。
2017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門業展覽會D-001
3月14日
等你
孫保英和他的樸拙
會用一顆匠心接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