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落下帷幕,作為行業風向標,無論是傳統的家電廠商海爾、海信、TCL等,還是新生的機器人廠家云知聲、思必馳等,紛紛展示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而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人工智能火了,各家在爭奇斗艷的同時也折射出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本屆AWE人工智能具體有哪些閃光點呢?下面,讓我們回顧精彩紛呈的展會現場:海信發布智能5.0冰箱新品,智能5.0冰箱支持關鍵詞的語音識別、語意識別,用戶可以直接和冰箱進行對話,此外這款產品還具備食品識別等功能;TCL一體變頻風冷冰箱增加用戶智能識別系統,可以自動識別食品,搭配智能觸控大屏,在冰箱表面與用戶進行技術互動;云知聲在AWE 2017上正式發布智能 家居 AI解決方案AIOS@Home升級版,用戶通過對其下達語音指令,即可開關窗簾、燈具等 家居 設備,也可播放音樂、查詢天氣股票信息等;作為智慧家庭引領者的海爾,在AWE現場展示了語音解決方案、圖像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馨廚冰箱、語音空調、Ubot機器人和智能音箱等產品,并搭建由整套全互通互聯智慧家電構成的全球首個智慧家庭,涉及到客廳、廚房、浴室、臥室不同物理空間的首批161個智慧生活場景。
在本屆AWE國內各大廠商都向人工智能靠攏,展示智能冰箱、智能音箱等成果;早先的國際巨頭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亞馬遜Alexa都紛紛搶占這一領域,但不管是國際巨頭還是國內的家電廠商,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多以語音交互為主。語音交互正在以其自然、效率等特性,顛覆著傳統的人機交互方式。時至今日,雖然部分廠商在圖像識別、手勢識別、人臉識別均有涉獵,但多數國內家電企業的智能化似乎仍然只是看上去很美。人工智能應用還停留在淺層次的階段,用戶并不買單。人工智能,絕不是語音交互、圖像識別那么簡單,而是應該加強以知識武裝的“大腦”的建設,讓設備具有思考、學習、決策的能力,主動為用戶服務,讓生活更智慧。
縱觀整個行業,已經有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像百度推出的“百度大腦”,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人腦,在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四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家電企業中的海爾,作為傳統家電中率先向互聯網轉型的企業,深耕人工智能技術,注重進行背后“大腦”的建設,實現家電智慧化,讓產品具備自學習、自演進的能力。2016年發布了“U+大腦”,2017AWE期間又推出其升級版——“U+云腦“,可以認為是目前智慧家庭產業生態中先進的人工智能狀態,其核心就是知識圖譜,實現了語音交互的升級,連接人和服務,讓智慧家庭有了IQ,讓設備具備了思考能力,可以精準的為“用戶和設備畫像”,更懂用戶,更懂設備,服務更貼心,更加符合智慧家庭場景應用的特點。
從本屆AWE可以發現,雖然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智慧家庭已成家電行業發展趨勢,但人工智能技術大多停留在基本交互層面,噱頭居多,核心技術也僅掌握在主要幾個企業手中,要真正實現智慧家庭行業的人工智能,必須加強背后“大腦”的建設,讓家電本身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升級從而實現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物聯網的發展始于“萬物互聯“,終于”自動服務“。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智慧家庭行業釋放巨大的能量,精準而主動的提供智慧化服務,讓智慧生活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