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從滴滴出行、易道,到Airbnb、小豬短租,再到摩拜、ofo等,共享理念已經通過網絡逐漸滲透至圍繞大眾衣、食、住、行的各大生活場景,不但改變了大眾的消費行為及觀念,并有效提升了社會閑置資源的價值和去化率。近日,互聯網 家居 共享平臺“我在家”宣布即將入駐武漢,這也是“我在家”繼北京、廈門之后,開啟 家居 分享直購業務的又一重點城市。
“我在家”的COO張婧對記者表示,“我們利用‘電商平臺+生活家’的創新模式,解決了既往家具買賣過程中線上網購無實體體驗、線下門店高成本的運營痛點,把中間的差價讓利于用戶,使用戶不僅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質、更優惠價格的產品外,也可以真實地了解家具在生活場景中的使用情況。”
據悉,張婧所說的“生活家”模式是由“我在家”在業內獨創的,是指用戶在“我在家”平臺上完成消費后,可自愿選擇在自己時間方便時開放個人空間,供平臺上的其他用戶上門實地體驗商品的使用狀況,分享真實的使用感受,此類用戶即被稱為“生活家”。而且在用戶體驗后若完成了交易,平臺也將給予接待體驗的“生活家”一定的補貼。與此同時,此創新模式還具有社交屬性,幫助“生活家”在打開家門分享家具體驗時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生活家”模式自推出以來獲得了業內的持續關注和良好的市場反饋,而共享經濟的大環境也為“我在家”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記者獲悉,日前“我在家”剛剛在廈門召開了品牌升級的媒體溝通會,會上完成了由“不多不少”更名為“我在家”的品牌升級,并宣布將在2017年實現全國化市場的戰略布局,而此次武漢成為其業務拓展的重點城市。
“我在家”之所以優先布局武漢市場,也與武漢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不無關系。武漢作為正在建立的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在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武漢也同樣受到各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注,城市中先后出現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房屋、共享圖書、共享充電寶等類型豐富的共享經濟市場。武漢在互聯網時代下對于創新技術的支持和認可,促成了“我在家”此次的積極布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共享 家居 作為共享經濟下又一創新形態,不僅及時彌補武漢在買賣房市場頻繁限購后,逐漸進入后房產時代,大眾對于居住層面愈加嚴格的審美標準和品質需求。同時,“我在家”獨創的“生活家”模式,還將購物這一簡單的消費行為產出了二次價值,響應了全球將忽視的閑置資源合理利用產生更多價值的號召,也釋放了當下人們在購物時對于推銷式販賣的心理壓力,更加滿足從心選購的“輕”需求。
此外,隨著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的實施,武漢響應國家號召,使得移動互聯網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基于信息技術的 家居 共享行業發展正當其時,市場潛力巨大。
“資源是有限的,人們不斷在‘擁有’,導致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和閑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利用過剩或閑置資源的重要性。”“我在家”CEO趙啟明指出,“‘我在家’在創立之初就本著‘做長遠而正確的事’這一初衷,致力于用共享經濟改造家具購買模式。在我們的倡導下,被忽視的閑置資源——碎片時間和閑置空間,將產生更多的價值。人們可以購買到同樣品質但更便宜的家具,并通過家具創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