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江省云中工業園區(圖2)(越南北江省云中工業園區,由中資企業富華責任有限公司于2013年開始開發和建設。隨著多家光伏企業的入駐,該工業區已成為中越兩國產能合作的示范園區之一。)
高附加值市場潛力大
越南位于中南半島東部,國土面積329556平方千米,人口約為9171.3萬(2015年),是世界第14人口大國。越南正處于現代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期,建筑類相關行業成為創造就業的主要部門。但越南建材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低附加值建材生產過剩,而高附加值生產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國內的需求。
發展現狀與前景
越南擁有豐富的金屬及非金屬礦業資源,吸引國內外資金進入建材產業開發。本土建材行業投資較分散,生產工藝落后,絕大部分企業未建立研發機構,產品競爭力弱。外資建材企業生產技術較先進,管理經驗較豐富,營銷網絡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越建材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但當前越南建材企業過度投資于一些投資小、收益快的低附加值建材產品,造成了市場萎縮低迷、產品缺乏競爭力。2015年,越南全國鋼材產量約1100萬噸,是國內需求的兩倍。
而對于需要投入龐大資金規模、對生產工藝水平要求高的建材產品,如橋梁架構、桁、鋼纜、金屬板、鋼葉等高附加值建材產品,有興趣進入的建材企業卻不多。普通建材因為產量過剩,長期滯銷,而大型建筑工程所需要的高附加值建材仍然需要進口。
政策導向
限制低附加值建材產業,推動高附加值建材產業發展
越南政府鼓勵國內發展高附加值建材業。《2015年越南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2016—2020年,發展達到先進水平、有國際競爭力的建筑業??焖侔l展建筑材料工業,特別是新型、高質量材料。到2020年,工業、建筑業占gdp比重約40%。
對于低附加值建材業,政府采取了對內整合、對外管制的政策。以鋼材為例,越南工貿部2013年1月批準了《到2020—2025年鋼鐵生產、流通系統發展遠景規劃》,到2020年將淘汰小產能的鋼鐵、鋼坯、軋鋼廠。2014年6月,越南規定了國內的鋼鐵生產標準和鋼材進口標準,限制鋼材進口,以保護本國鋼鐵企業。2016年3月,越南工貿部頒發第818/qd-bct決定,對自中國(含香港)和韓國進口的鍍鋅鋼管采取反傾銷調查措施。
產業格局
主要集中于北部中游地區和山區、紅河三角洲平原以及中部沿海地區
越南建材產業主要集中于胡志明市、北部中游地區和山區、紅河三角洲平原以及中部沿海地區。
胡志明市以鋼鐵業為主。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也是越南南方的政治、交通、文化、科技中心。胡志明市工業基礎好,特別是輕工業發展前景廣闊,胡志明市軋鋼產品占越南全國的48%。
北部中游地區和山區以木材和建材原料為主。本區幅員廣闊、地形復雜,人口密度小,交通落后。但該區水電、礦產資料豐富,蘊藏有大量的煤、鐵、磷、石灰石、銅、鋅、稀土等。采礦業占較大的比重,但發展速度慢,互相不配套。
紅河三角洲平原以水泥、陶器為主。該區工業生產水平較高,但人多地少,礦產種類少,工業發展過多地依賴外地的原材料,幾乎所有的機器設備都已陳舊落后,開工率低。
中部沿海地區以水泥、木材業為主。該區從清化到順海長約1800千米,被河流和大山多處分割。人口眾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沿海狹長地帶和平原。氣候惡劣,是越南臺風、洪澇最多的地區。工業發展單一,基礎較差。
市場商機
高端產品需求強勁
越南革新開放以來,建材業發展迅速,但因工業基礎較差,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一方面,近幾年越南國內對住宅、工商業樓宇、酒店的需求持續大幅增加,同時決策部門漸次落實未來數年的一些重要基建計劃,其中包括道路、鐵道、港口、機場、飲用水供應系統和各項工業基建項目,對建材產品的需求迅速擴展。以水泥業為例,近10年水泥需求以每年平均增長17.7%的速度躍升。根據2014年越南政府相關計劃,到2020年期間將啟動12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目前越南已投產的水泥廠就有64個。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動建筑業的發展。通過加速對建筑業國有企業的股份改制和加大對建筑相關領域的財政撥款,提振了對建材產品的國內需求。
建筑市場的興旺給越南建材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建設部稱,越南的建筑材料產業每年增長速度約為 17%。目前越南國內有大小規模的建材企業300家左右,但這些企業投資分散,生產工藝落后,產品研發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普遍較弱,越南建材市場的大多高端產品依然需要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基于此,國際建材產品積極打入越南建材市場。中國建材產品的質量、檔次、價格大體上與越南的發展水平相適應,且運輸成本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越南北江省云中工業園區,由中資企業富華責任有限公司于2013年開始開發和建設。隨著多家光伏企業的入駐,該工業區已成為中越兩國產能合作的示范園區之一。
合作現狀
向高附加值建材業發展,轉移過剩產能
中越在建材領域的合作穩步推進。貿易領域,越南是中國建材產品出口排名前10位的國家。2015年1—12月,中國共向越南出口陶瓷產品17.1億美元,鋼鐵制品15.2億美元,其他賤金屬、金屬陶瓷及其制品475.6萬美元。投資領域,大量中資企業涌向越南建材產業,但不少中資廠商的生產設備落后、廠房狹窄、產品低端,與該產業的發展前景難以對接。研發領域,雙方積極開展戰略合作。例如,2009年,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與越南同林(dong lam)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年產15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的設計咨詢和設備供貨合同,合同金額約9467萬美元。該項目位于越南承天順化省峰田縣(phongdien)境內,總投資約1.94億美元。
合作建議
擴大建材合作,推動互聯互通
當前,我國建材工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不旺、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國內大量的建材企業需要通過海外發展,實現裝備、人員、技術能力的輸出,推動過剩產能的利用轉化。因此,廣東建材企業應在對外工程承包施工企業“走出去”的拉動下,有效對沖國內需求下滑,在越南打造高端建材產業,從而帶動整個“基礎設施產業鏈”的“走出去”。
目前,中國建材企業對開拓越南市場表現出較大的熱情。然而,東盟問題專家認為,中國企業對越南市場調研深度不夠。商品出口價格偏高、市場宣傳力度較小、境外營銷手段比較單一、跨國經營人才短缺,正成為中國企業開拓越南建材市場亟待跨越的四道“坎”。越南建材市場雖然充滿了商機,但中國企業當用“巧力”才能迅速占據有利位置。
第一,強化對越南建材市場信息的了解和分析工作。
只有獲取比較充足和準確的信息,企業才能對經營和投資方面進行策劃、評估和實施、中國企業應多方收集越南建材產品的價格、質量、需求、物流、通關、商檢標準、貨款支付流程等市場情報,全面了解越南建材市場競爭狀況、目標消費人群等商機信息。
第二,降低產品成本,掌握市場主動權。
一方面,要利用好各種優惠政策降低出口成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降稅計劃”實施后,我國建材企業應利用好原產地規則和其他減免稅待遇,增強產品在越南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大型的專業市場形成集群效應。建材出口企業開拓越南市場應從以前的“單兵作戰”模式走向“軍團進攻”模式,用較小的營銷成本和宣傳成本尋找到具有實力的越南合作伙伴,贏得更多的貿易機會。
第三,利用越南建材市場優勢,創新投資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博覽會平臺。越南國際建筑建材及 家居 產品展覽會創辦于1958年,自1998年開始每年4月份在河內舉辦,9月份在胡志明市舉辦。該博覽會是越南規模較大、較專業的建材行業展覽會,有助于中國企業及時了解越南建材市場需求,靈活調整投資策略。廣東省應引導中資企業積極參與,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平臺,掌握建材市場動向。
二是嘗試合資開發。廣東建材企業可通過合作、參股、投資控股等形式聯合開發越南建材原料礦山,有助于穩定國際原料市場價格和保障建材原料來源,從而為國內建材業優勢產能升級打下堅實基礎。此外,采用跨國并購和戰略聯盟形式,有助于我建材企業快速熟悉越南市場環境,有效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