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快遞單量達到每天10個億,阿里和菜鳥會怎么辦?
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表示,10億包裹的挑戰需要從基礎設施到新技術的全方位應對,更重要的是用人工智能進一步優化物流效率。
展望未來的智慧物流,高紅冰認為,數據化、智能化和無人化是比較明確的方向,但在配送環節,他指出“無人機只是一個噱頭,大規模推廣是寸步難行的。無人車用自動駕駛系統在可控路徑上行駛,在近期階段會是更好的辦法。”
高紅冰還表示,為了推動綠色物流,阿里和菜鳥除了投入500億元支持新能源車的“ACE計劃”,在綠色包裹和新能源車的推廣上,也將會引導消費者、商家和企業,共同打造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隨著包裹量的繼續擴大,也不排除政府會出臺一些限制這些不環保的包材或者商品的政策。那個時候,已經做好準備的企業一定是有競爭力的。”高紅冰說。
10億個包裹如何應對
Q:無論一天10億個包裹,還是一年1000億個,你認為人的消費水平能不能跟上這個速度?
A:現在恰恰人的需求在那兒擺著,我們的能力根本不夠,不是倒回來的。我們保守地去推,到2020年會過1000億只包裹,是現在的3倍。現在包裹增長速度每年在50%以上。
Q:今天上午馬云說,未來8年實現一天10億個包裹的小目標,您認為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物流行業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具體的工作?
A:其實挑戰很大。如果達到10億件一天的規模,我想首先整個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肯定要擴規模,用現有的存量規模是完不成的。
第二個更重要的是,要采用新的技術和新的算法,來優化或者建設新的基礎設施,要把現有的物流資源開放出來。
第三個是用人工智能來優化,用智能系統進一步提高物流效率、優化配置。
無人機不現實,無人車20年內商用
Q:今天講到很多的智慧物流,包括無人車、無人機這些工具,將來的人機配比是怎樣的?
A:在倉庫里面,分揀和搬運已經用機器人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用了數據化以后,倉庫可以當分揀中心用。貨物從上游過來,在分揀中心快速的按照不同鏈路和路由分揀,立刻發出去。所以貨將來不是在倉里面,是在車上、在交通運輸的過程當中,在消費者手里面。這個改變對于物流的效率和效能來講非常有價值。
另外,你要去優化這些鏈路,把夜間的資源也動員起來。在倉庫里用分揀機器來做,他無所謂白天黑夜,可以24小時工作。同時送貨在最末端,我們這次推出菜鳥小G,把它放在一個園區里面,貨物放在單位,然后單位再分發,這樣末端的配送就由機器人來做,不需要人來做。這是我們可以設想的,未來一段時期會由機器替換人的工作。
Q:你對機器取代人的前景怎么看?阿里和菜鳥在這方面,能夠推動去解決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和政策上的問題?
A:我覺得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很好。關于機器取代人的方面。第一個階段肯定是在倉庫和大的分揀中心里,用自動化、機器化替代人。因為在封閉的環境里頭更容易實現。另外是社區或者園區里面,做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這個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首先,我覺得無人機這件事情不是那么靠譜,像去年物流大會上馬總也明確講過,這種事情聽起來很美好,你搞臺無人機去送一送,拍個視頻,放出來給大家看看,很美好。
但是你要想一想,不要說10億件,一天1億件,假設有百分之幾的貨物都通過無人機去送,你想想天空都變成什么樣。況且在中國,空管問題是頭等大事,所以想想這件事情跟今天實際使用的環境,我覺得是配不上的。
大力推無人機送貨是一種噱頭,僅此而已。你要讓他大量去用,這是寸步難行的,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倒不如落到無人車上,用自動駕駛的系統在可控的路徑上去使用,在近期是更好的辦法。
我覺得,無人配送的這套體系,在未來長遠地看,一定是有非常大的前途的,但是這個取決于算法,還有交通系統的數據化,另外取決于將來的交通規則的改變、升級和創新。
Q:那你覺得要多少年?
A:無人車的系統,現在大家估算是20年內會全面商用。如果超過80%的車都可以用無人駕駛了,交通規則將來也要變,紅綠燈就不一定要了。就像今天馬車跟汽車的關系,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個時候交通規則可能重新修改了。
包裹越來越多,把綠色當成商業模式來做
Q:菜鳥在推廣綠色物流這塊,目前有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推廣思路?
A:菜鳥在綠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推廣可回收、可再生的箱子,后者是更高級的塑料箱。對于不可降解的材料,我們倡導盡可能不要去使用。這些可能都需要產業鏈和消費者,去付出一些成本。
在環保和綠色方面,現在(阿里)在倡導消費者端和商家端,盡可能購買綠色產品,包括節電的、節能的和非化學塑料的產品,引導建立綠色環保的意識。只有消費者都建立這里意識,反過來也會約束商家。
這一些我想都是推動綠色環保問題解決的一些思路和方向,也已經有所行動了。綠色聯盟的參與單位,都在各自的角度把綠色當做一個商業模式去做。
未來的話,隨著包裹量的繼續擴大,也不排除政府會出臺一些限制這些不環保的包材或者商品的政策。那個時候,已經做好準備的企業一定是有競爭力的。
另外,環保還在于整個物流效力的提高,整個社會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把很多沒有價值的庫存消滅掉,我覺得這個會帶來非常大的環保價值。
比如,百貨公司之間原來是15%的調貨,如果能減少10個點,可以想象一下這些運輸的污染、庫存的占用,包括包裝都會減少。
Q:之前我看到資料,新能源汽車的平臺主要是應用在城市末端的配送。未來這個會成為我們菜鳥聯盟主流的配送方式嗎?還有一個,以后假如說我們體系成熟了,在城市末端會不會擴展到跨城市末端配送,也用這個新能源汽車?
A:頭一批車是我們去投放的,接下來會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做成一張網絡。在不同的發貨點和收貨點的布局上,我們把一些標準和數據打通,讓任何一個加入進來的車輛,都可以把這套數據系統使用起來,這個時候就形成平臺化或者網絡合作式的擴張。
不一定我們去投放這輛汽車,快遞公司也可以帶車加入進來,個人也可以。這樣的話,可以實現一個網絡的部署。
現在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怎么樣,等這個數據跑多了之后,再來看用什么規則去做更加有利。
Q:阿里最近在車方面的布局蠻多的,現在又布局了物流車,我想問一下阿里巴巴對智能車方面整體規劃是怎樣的?
A:對阿里來講,我們自己有YunOS操作系統,涉足汽車行業是依靠著YunOS的實力和云計算的能力。
你剛才講的布局,對阿里來講,是在逐步從模型、測試到整車打造。阿里不可能自己生產汽車,主要還是跟汽車廠家來合作。比如今天推出來的綠色智能物流車,就是菜鳥提供智能系統,和上汽等公司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