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飾在 家居 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突出。
第39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以“匠心質造、全能對接”為主題,全面優化布局、提升品質。盡管展會規模依然是75萬平方米,但變化卻相當明顯,傳統家具產品有所減少,而原創設計、 家居 飾品卻回歸展覽的本源,成為本次展會最重要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看點則是清風拂面的中國風和凸顯情懷的軟裝飾。
越中國越世界成為設計主流
本屆中國家博會以“匠心質造、全能對接”為主題,試圖以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展會品質,相比往年大部分展品大多是市場上的大路貨而言,進步不少。
古典家具亮點不多,因為大多都是經典款式,可喜的是原創設計的中國風韻,漸漸彌漫本屆展會。知名設計師賴亞楠帶來了她的品牌DOMO nature,明韻清風并還原拙樸,讓設計回歸中國。聯邦家具的門面,就是一把變形的圈椅……
京逸設計強調精神回歸。
記者還看到一些新的原創品牌,比如“京逸”這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年輕品牌,用古老的大漆家具,沉著、不張揚,彰顯出悠久遠歲月的深不可測,喚起對傳統技藝的回歸。身為設計師的陳向京,帶領著一眾年輕設計師,像老匠人一樣,用匠心細細守護著這門古老的技藝。
注重傳統并不意味著因循守舊與故步自封。“京逸”本次展出的還有曲徑和風和藍印系列,這些都是極具中國韻味的原創作品。曲徑和風更關注東方古老的禪意和風雅的氣韻,藍印系列的設計靈感則來自于明式家具溫婉秀麗的造型特征和元素符號,詮釋出東方家具的獨特魅力。
“我們的設計要求就是要傳達東方的精神。”陳向京說,“京逸”的產品有以舊創新的環保理念,多用經典的輪廓線條和自然色彩與工業材料的對比融合出時代感,讓古老而現代的質感低調地呈現出來。在材質的選擇上,陳向京的設計主要利用回收的古船木、可持續材料竹子、稻桿等與不銹鋼結合,營造出古典而又現代的 家居 氛圍。
3三雅敘回歸匠心質造的新中式 家居
“3三雅敘”也是新中式家具的一個典范,也強調中國文化的回歸。它就用傳統的實木和藤這些材質混搭,融入更多跟自然有關的元素,傳承中國清雅生活藝術,在 家居 流行簡約風格的前提下,詮釋出東方精妙的生活哲學和人文精神。
鳥籠似的茶幾底座。
軟裝一躍成為家具圈的新寵
在歷年的家具展上,軟裝一直是點綴,并不受重視,直到今年,展會首度開設“中國軟裝大會”,集聚起中國原創設計力量。從烘托 家居 氣質的“綠葉”,一躍而成家具圈的新寵。
本屆家博會飾品家紡展區以“軟裝‘飾’界,更靚更時尚”為主題,鮮明打造 家居 裝飾品、家紡布藝一體化展覽平臺,規模達8萬平方米,在構建現代、古典、田園風格等整體 家居 飾品環境的同時,融合軟裝布藝類精品,呈現出風格多樣的空間陳設,抒寫魅力時尚的 家居 生活。展區布局極具浪漫氣息,讓人仿佛置身藝術長廊。特別一提的是,展區引入東方禪意的空間藝術,用意境之美,雕琢出一幅自然純粹的生活畫卷。
展會大牌云集,GlobalViews、Uttermost、UMA、維維貝拉、捷美、雅龍、美迪克、蒂高美居、迪斯凱、你可居、萊菲、夏盟、金達、環宇、梵蒂、墨問、建發、伶居麗布、英倫美家、加鼎、華新藝、nomon、梵尼詩、古韻、帝易達、赫姆勒、DiamondStar、百納、宏順等國內外飾品及家紡品牌都攜新品亮相;奧斯卡、顏料塊、鉑晶、BMB等品牌創意登場,演繹美輪美奐的時尚 家居 環境。
國際大牌呈現的 家居 軟裝。
原創設計爭奇斗艷
“時代變革與設計創新”春季論壇、香港精神點亮愛與設計——十師+俬作品展及設計論壇、“藝起來”2017中國原創設計大展、2017陳設趨勢展等幾大主體活動和展覽讓本次中國軟裝大會搶盡了風頭,也讓軟裝設計成為本屆家博會繞不開的主題。僅在中國軟裝大會上的“藝起來·原創設計大展”,就匯集了30多個原創設計品牌和概念空間。從強調線條流暢和細節細膩的素殼,到竹編工藝的自然家,從美觀與實用兼具的年輕設計簡末,到典雅大氣的木制一族,從孔武的成熟中不乏童真的大紐扣,到劉江外方內圓的中庸設計,原創設計展傳達的是設計師對原創的關注和執著,為軟裝大會的設計驅動蓄力。
由香港設計師協會攜手香港“十師+俬”帶來的“三角演繹”也是本次中國軟裝大會的吸睛神器。十件椅子作品,從友愛、愛情、家庭之愛、城市之愛、自然之愛等多個角度出發,展示香港設計師的設計情懷。
聯邦簡約設計。
還有美國的尖峰設計亞太獎,再度登陸廣州家博會。作為美國 家居 界的奧斯卡,尖峰設計獎無疑是對設計師的極大肯定,同時通過這一窗口為美國消費者帶去更多迷人的東方設計,也讓中國原創設計在世界發聲。那特用黃銅與不銹鋼制作出裝飾品,PIY就用彩色絲線織出了一個空間,簡單的家具配上黃色的小球,就是一個多彩迷幻的世界,Big button更是用軟裝設計,帶來了一個童話般的 家居 場所。
設計引領產業,藝術改變生活,摩登與混合、當代與東方、自然與簡約、時尚與復古等。空間設計與 家居 生活滿載著互動,室內建筑與室內空間的和諧配合,讓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這就是設計的價值所在。(梁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