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掃地機器人卻遠未達到我們的預期。
機器人近幾年,掃地機器人乃至更大概念的人工智能、智能 家居 成為火爆的關鍵詞。特別是前段時間,人工智能AlphaGo與柯潔的人機大戰,柯潔遭遇零封以三連敗收尾;而另一位人工智能參加“高考”,僅差1分惜敗六位高考狀元。這些熱門事件,讓人們感覺到,似乎智能已近在眼前。
而回到身邊的生活,距離我們最近的“人工智能”,又好像僅僅是那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家電掃地機器人...嗎?

曾幾何時,對于這個頗具超現實色彩的家電產品,我們也有過諸多幻想。想象它能像科幻電影看到的機器人那樣掃地、做家務甚至拯救世界。而現實中,掃地機器人卻遠未達到我們的預期。
掌握尖端技術,能成為真正的領先者
從掃地機器人的發展史來看,掃地機器人又可稱為自動打掃機、智能吸塵器、機器人吸塵器等等,能憑借一定的智能化功能,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面清潔工作。對比傳統的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可以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進行自動清掃。可以說,掃地機器人是從傳統的吸塵器向智能進化而來。
發展到現在,掃地機器人除了具備了較為完善的清潔清掃系統,很多產品還能夠通過紅外線或者超聲波偵測系統判斷地面情況,并且在掃地機器人沒有電時,可以實現智能化的回充功能,能夠讓掃地機器人自動選擇充電座進行電量回充。同時功能上也越加的多元化,從單一的掃地功能到實現掃、拖、抹、殺菌一步到位。模式上,也正逐步從簡單隨機式無規劃清掃到有規劃式、導航式深度清掃轉變。
據星圖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零售規模在50億元左右,而這一數字2017年將有望達到75億元,2018年則將增長至120億元,未來市場空間巨大。而隨著掃地機器人普及速度的逐步加快,其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和成熟,如今導航定位、自動歸位、防撞感應等已經成為高端掃地機器人的必備功能。
可以說,雖然目前的掃地機器人相對于科幻電影中想象出來的機器人相比,還是有點“笨”,但隨著掃地機器人行業開始走向成熟,掃地機器人早已脫去“高高在上”的外衣,智能化程度逐漸加深,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與歡迎,這也是掃地機器人“有光”的部分。而在掃地機器人行業進入爆發期前,能夠掌握掃地機器人尖端技術和抓住用戶痛點的品牌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先者。
避免過度宣傳,重回用戶體驗
當然,有光的一面,掃地機器人也同樣有其“暗”的一面。在目前,市場中掃地機器人品牌及型號眾多,市場標準相對缺失,行業亂象叢生。特別是在消費者選購產品之前,我們經常會看到廠商的各種宣傳。在這些宣傳中,很多廠商都喜歡夸大宣傳自己,將自己的產品功能浮夸,給用戶留下一種近乎“科幻”的產品印象,但客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往往體驗很差。
對此,筆者也只能微弱發聲,希望掃地機器人行業可以避免過度宣傳,重新回到注重用戶真實使用體驗的方向上來,讓掃地機器人可以得以快速健康的向前發展。
如果正在準備選購掃地機器人的消費者,還有很多迷惑的話。對于如何選擇一臺合格掃地機器人產品,這里筆者有幾點建議可供參考:合格的掃地機器人,首先應具備一套智能化清潔系統,就像科沃斯機器人的“藍鯨清潔系統”,它會賦予掃地機器人“靈魂”,使其懂得“思考”,完成室內定位、地圖構建、線路規劃、規避障礙等基本的智能化功能,靈活應對日常 家居 中多變的清掃環境。
其次,就是回歸到吸塵器本身的清掃性能。包括地面垃圾的拾取效率、防纏繞功能、持續清潔時間等等,這些基本參數也決定了一款掃地機器人究竟是智能玩具還是智能清潔器的基礎所在。
而簡言之,規劃系統就相當于掃地機器人的“大腦”,基本的性能參數是其“四肢”,二者靈活協作才是一臺優秀的智能產品,希望大家可以在選購中進行分辨。來源:慧聰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