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今年618電商大促創造的一個又一個驚艷的銷售數據、營收規模,以及商業奇跡,對于家電實體店來說,卻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清電商的商業本質。
家電圈 ·

這場由京東、天貓等電商巨頭掀起的618大促,作為今年上半年一線市場的“最后決戰”,對于接下來家電零售市場的走勢和格局,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對于已經深陷水火之爭的線上電商與線下實體店競爭走向,又將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結局?大量的家電實體店們又應該如何在電商的輪番挑戰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搶風頭長士氣
今年的618電商大促,對于中國家電零售格局來說,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電商對于家電廠商來說還只是一個個渠道的“挑戰者”和“進攻者”,無論是家電企業,還是家電經銷商,對于電商的普遍看法是“頂多就是那個樣子,不可能再折騰下去了”。似乎已經看到電商的天花板。
在此之后,電商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已經成為渠道的真正霸主和主宰者,開始左右整個家電零售產業格局和走向。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原本對電商渠道一直采取壓制性、可控性經營的家電巨頭們,紛紛加碼加籌投入電商。整個電商平臺的中心和主導地位得到確認。
其實早在今年初市場引爆之初,整個家電企業的渠道天平就發生轉移,電商開始取代連鎖商、區域大賣場、實體店,成為眾多家電廠家寄予厚望的主流渠道。 同樣,對于電商未來幾年的發展空間繼續看好。
此次618大促引爆的意義和價值,對于京東、天貓來說,除了激活消費市場,還要通過這樣一次促銷活動引爆的機會,向社會、市場和行業釋放其在家電零售行業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各個家電品牌資源的整合和一呼百應效果。
搶市場爭蛋糕
今年以來,所有中外家電企業在中國面對的是一個“需求低迷、高低亂戰”市場局面。
簡單來看,如果將家電零售渠道簡單地進行線上、線下的劃分:可以清楚看到,線下實體店一直處在跌跌不休的通道之中,而線上電商雖然增速與前兩年相比出現回落,卻仍然保持著50%左右的增速。而且,隨著電商開始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農村,整個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尋找并快速構建新的增長點。
截止6月18日下午3點,6月1日開啟的京東618購物季成效金額已經超過1100億元。其中截止當天上午10點:京東累計銷售額前5品類分別為:空調、手機、平板電視、冰箱和洗衣機。京東累計銷售額前5品牌分別為:美的、蘋果、海爾、格力、小米。這些產品和企業成為京東618的絕對主角。相信天貓的情況也差不多。
可以看到的是,家電企業和家電品類成為今年618大促的支柱和核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電商正在家電零售市場上快速搶奪原本屬于大連鎖、大經銷商的份額。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家電企業,特別是行業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們,也在加速借助電商這個大平臺、新渠道,推動自身市場份額和銷售目標的達成。
可以說,在當前電商搶奪家電零售市場蛋糕的過程中,也成就一些家電大企業搶奪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加速行業洗牌目的。
搶用戶爭潮頭
電商崛起、實體店轉型,年輕消費者生活方式轉變,這是時代更迭賦予的企業責任。
與當前很多家電實體店恨電商、怨電商不同的是,消費者對于電商平臺的認知度大幅度提升。如今,線上下單、家門口收貨已經成為很多80、90后年輕用戶的主流生活方式。即使是家電這種涉及到安裝、維修服務的品類,如今已經開始成為電商的主銷品類。
目前就家電品類來看,輕安裝的彩電、冰箱、洗衣機,以及小家電等產品,電商渠道的占比已經突破三四成左右,并進一步向四五成突破,甚至更多;重安裝的空調、廚電等產品,電商渠道的占比達到二三成左右,并且未來有望達到三四成的比重。
在電商渠道于家電零售市場占比節節攀升的背后,除了來自外部的年輕用戶生活方式快速變化,已經無法離開電商平臺;同時電商自身的主動變革和持續突破,也至關重要。目前電商已經構建一張城市農村全面覆蓋的營銷推廣、配送、安裝服務網絡,通過線上平臺為主體,線下農村加盟店為入口,加速搶奪用戶資源,占據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同樣今年618大促,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都已經將促銷活動的重心從低價全面轉向品質生活、高端精品。而不只是低端產品的低價格戰,更多還是國際大牌、高端名品的促銷。這正是為了適應當前正在進行的主流群體消費升級。
可以說,對于618電商大促,眾多家電實體店不能只是滿足于,從中低價搶貨,扮演“黃牛”角色小撈一筆,還必須要看到電商平臺正在進行的一系列自我變革突破,借鑒并學習電商的思維、模式和路徑,慢慢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