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注冊室內設計師專訪
——朱平波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水平愈漸增長,消費要求也愈來愈個性化, 家居 行業不由得刮來了一股”設計“大風,小編緊隨潮流,采訪到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高級注冊室內設計師、弗蘭克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朱平波。快跟隨小編一起了解這股潮流吧!

記者:朱老師您好!特別高興能采訪到您,最近 家居 行業里設計師渠道很火,請問您覺得在設計師行業里,設計師的作用有多大呢?
答:可以說是裝修者的領路人,從裝修的第一時間開始,就可以讓裝修設計有條不紊的進行,使業主不用擔心自己把家中的裝修搞得一團亂,浪費時間和金錢。所以 家居 裝修設計師還是很重要的,能為我們的 家裝 之路保駕護航。


記者: 請問在您是如何定位設計師這一職業的呢?你覺得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設計師應該具備怎么樣的素養?
答:1.其實在我個人看來,設計師這一職業是在這個社會的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職業,生活中處處充滿著設計,設計隨處可見,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每一個物品都是靠設計師精心設計過的,設計師要考慮它的美觀,它的造型和材質等等,所以室內設計師在一個家的裝修過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一個角色。2個人而言設計師這一職業并沒有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好與不好,你不能說一個設計他不好,如果當客戶覺得你的設計不好的情況下,我感覺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設計師與客戶溝通不恰當,沒有展現出客戶所想要的感覺,所以一位設計師優不優秀取決于客戶的滿意程度。3多了解行業動向,主要要培養專業素養,這包括審美能力,協同合作的能力,與非專業的人的交流能力,另外就是要鍛煉好身體,迎接高強度的工作環境



記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成為了設計師?您在從事設計行業這十二年里有什么特別難忘的事情嗎?能否與我們分享呢?
答:對我個人來說我是非常熱愛設計這個職業的,大約在五年前,我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客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小伙子,他找到我跟我說,他準備跟他女朋友求婚,瞞著他女朋友買了一套房子并想秘密的把他們 家裝 修好,然后在家里跟他女朋友求婚,但是那個小伙子不能經常往工地跑,以免引起他女朋友的猜測,然后委托我全程監工選材搭配,非常的信任我,當我得到客戶這樣的信任,我的內心是非常有使命感的,決定幫這個小伙子完成一次圓滿的求婚,現在孩子都三歲了。


記者: 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上,您是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在設計上您是怎樣處理的?您獲得那么多獎項,是怎樣將中西方的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設計出那么多優秀獨特的作品?在建筑上中西方有哪些異同能否舉例為我們講解?
答:1每個國家都創造出不同的文明文化既包含物質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科技自然文化等等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別國的文化正是因為多種文化的交流才使世界發展的更美好對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持大海般的胸懷接納一切不同的文化,2混搭風格大的優勢在于將各種風格的優勢融合在一起,混搭得是否成功,關鍵要看各種元素是否和諧。傳統民居是建筑起源、理論本源。中西方傳統民居都具有史前的特點。3各種差異的影響
都頗為深遠,(我國主要表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西方則主要表現在對自然的征服。通過對中西方傳統建筑中民居的比較,感悟在民居所體現出的文化,理解民居發展的深刻意義。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類對定居生活的需要,作為居住空間,無論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間的內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這種私密和內向程度是有差別的)。



記者:您在歐式、法式、現代等多種裝飾風格上會比較偏愛哪一類風格?能否為我們講解它們的特點?
答:在眾多風格中我還是比較偏愛于新中式的,所謂的新中式風格,顧名思義,指的是在中式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新的元素,但范疇并沒有脫離中式風格,在與此同時,加入除中式之外的元素,比如東西方元素混搭,或者比較近代或者現代的中式元素,是為新中式。新中式是非常開放和包容的,每一種風格都會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受到時代的影響。中式也一樣。中式發展到現代,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格局,于是伴隨著各種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碰撞,衍生出一種新的風格,這種風格便是新中式。

記者:在工作中,如果您和客戶產生了歧意。您會怎樣處理?是遵從客戶的意見還是引領客戶認同自己的意見?進一步展開自己的設計方案?
答:設計師一個生活方式,我們先會以客戶的角度去思考生活方式,我們會引領客戶去感受我們的設計理念,如果確實與生活習慣有關我們會去接受客戶的意見,如果與我們的設計理念產生沖突我們會引領客戶去完善我們的設計,給客戶一個理想中的家。

記者:這兩年設計師渠道非常火爆,您會怎樣去推廣自己,讓更多的人認識您?
答:在我個人看來,設計師沒有必要刻意的去推廣自己,應該用心去完成每一套作品,把每一個家完美的交給客戶,當客戶看到自己夢想中的家呈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我心里面就有一種成就感,客戶的口碑其實就是最好的推廣。
記者:伴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PPP模式成為了建筑業的熱點話題,您認為接下來建筑業的風向標會是什么?
答:回顧2016年,中國建筑企業在“大破大立”的行業新生態中砥礪前行。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建筑行業在這種浪潮下形勢有所下滑,然而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建筑行業仍大有作為。
記者:按國家規定,建筑業“營改增"已隨著2015年的結束順利實施,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這一項改革會給建筑業帶來影響嗎?
答:多多少少還是會有影響的,第一進項稅額抵扣難,第二對企業的現金流量產生較大的影響,第三對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影響,第四對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確定的影響,第五對產品造價的影響。

記者:您在設計行業獲得了那么多殊榮,在未來您將如何定位自己?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新的作品?
答:做個人品牌做個性設計,不斷地優化自我,為客戶體現出一個夢想中的家,這個只能后續期待了。

記者:我們特別期待您的新作品,希望能盡早目睹新品。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
我們一同期待朱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新品吧!
(注:以上均是朱平波設計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