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的家電行業,現廠家、經銷商都已慢慢進入一個“瓶頸”期。消費者家中該買的都買了,新產品不再像從前那樣具有無比的吸引力。老產品賣完這一季,下一季就很難再有市場,價格越來越趨于透明、利潤越來越薄……所有人都在尋找一個能快速引爆市場的產品,尋找那片未曾開發的地方,期待那片即將爆發的“藍海”。
大家都處在困局中,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究竟誰才是家電行業最后的“藍海”?傳統的白色家電暫且不提,它們已不具備成為“藍海”的潛力,成為“死海”倒有可能。當下,我們主要來分析一下凈水機、空氣凈化器和光伏這三大產業。
凈水機市場
最近十來年,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凈水機市場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銷售量、銷售額呈現井噴式增長。凈水機市場也一直被業內稱之為家電行業最后一塊千億級的蛋糕,被稱為家電行業的“藍海”。所有的家電行業紛紛投身凈水行業,凈水品牌多達近萬個。然而,凈水市場最近幾年被雜牌產品通過“會銷”、“路演”等各種形式,將消費者的心狠狠的傷了一把,市場秩序混亂,正規的、專業的大品牌,有時候卻玩不轉那些小雜牌,凈水機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和認知度越來越差。雖然經過強勢的廣告推廣,凈水行業整體銷售額呈逐年上升趨勢,但遠沒有達到專家預測的預期,想要成為“藍海”,任重而道遠。
空氣凈化器市場
隨著那一年,一則很有名的紀錄片,將空氣凈化器推上了“神壇”。各種名目的空氣凈化器呼之欲出,借勢上位,銷量也是蹭蹭地往上漲。可隨著那則紀錄片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又慢慢趨于平穩。可話說回來,空氣凈化器,是剛需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報君”的理解是:非剛需。你在家,在辦公室,可以關閉門窗,打開空氣凈化器,隔絕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是人終究是一個社會人,需要參加各種活動,空氣是無處不在的。你能阻隔得了一時,阻隔不了一世,于是,當你在戶外的空氣中沾染了一鼻腔的污濁,你回到家之后那一點小小的空氣凈化器,就能解決之前所有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一款非剛需的產品,想要成為“藍海”,難度可想而知。但我們同時也不可否認空氣凈化器在未來的市場前景。
光伏行業
最近幾年,光伏行業受國家政策的影響,也成為廠家和經銷商手中的一塊“香餑餑”,紛紛搶灘這一市場,想要瓜分一塊“蛋糕”,也漸漸成為投資者的一臺“提款機”。就好比,你中了500萬,是選擇買豪車,還是選擇買幾套房。精明的人,一定會選擇買房。因為車是消耗品,而房子,放在那里,就是升值。光伏就是如此,只要太陽明天繼續升起,錢就源源不斷的在“印鈔機”上印刷。只不過,人家的“印鈔機”印刷的是百元大鈔,你的“印鈔機”印刷的是零錢。但這并不影響投資者的熱情,只要有屋頂,投個3-5萬塊,就可以架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不過要想成規模,可得有一番大的投入。
光伏行業最大的缺點就是投資回報期過長,1000萬的投資,可能要十數年才能收回,和金融理財投資相比,回報期太長。但也有一點好處,就是穩賺不賠,不像金融理財,風險大,回報高。這也成為投資者選擇是否投入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