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酒店,一場旅行最終是否能收獲一場美好的回憶,酒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占有一大半的比例。
一家好酒店往往能濃縮展示,當地歷史、藝術、建筑、飲食等諸多文化的精髓。
住這樣的好酒店,身處其中,往往能讓你切身感知到,當地文化中,一段沉睡多年不為人知的歷史,亦或是一篇傳頌千年的傳奇故事。
離開的時候,不僅能緩解疲倦的身心,更能收獲對當地風土文化,與眾不同的認知與體驗。
就好似“成都釣魚臺精品酒店”,我欽慕已久,早就列在了我必睡的酒店名單中
單論“釣魚臺”三字,國人自當是不會覺得陌生,這是我國用于接待外賓的國賓館。 當品牌充滿政治背書的“釣魚臺”和來自美國的娛樂大亨“美高梅國際度假集團”向外界宣布,攜手聯姻,要打造一個全新的精品酒店品牌。這種令人覺得匪夷所思又似乎理所當然的跨界組合,自身已經足夠讓人吊足胃口。
合作的第一家酒店,就非常巧妙的選址在,與北京都城有千絲萬縷歷史關系的成都寬窄巷子。
當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后,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筑了滿城,這就是寬窄巷子最初的由來。也從此確定了成都寬窄巷子與北京紫禁城割不斷的內在歷史聯系。
暗色小巧的門臉,不顯山露水,非常低調。車剛停下,禮賓早就迎上前來,幫忙將行李搬下。
辦理入住的過程,簡單又親切,酒店前臺將我引導至沙發上入座,奉上歡迎茶水,這期間就已經幫我將入住手續辦理好了。
接下來禮賓引導我至客房,禮賓一路解說酒店相應的功能配套及服務時間。不經意間,就幫助我這位初來者,對酒店的布局有了大致的了解。
成都釣魚臺分為“寬庭”與“窄苑”兩處建筑群,剛辦理入住的地方就是“寬庭”。
穿過這條長廊,才能到達我此次入住的“窄苑”內的客房。
推開寬窄巷子上這扇厚重的大門,成都釣魚臺,庭院深深的“窄苑”就隱于此中。
當門合上,寬窄巷子外的喧鬧聲,就再也不能侵擾到你。
成都釣魚臺的室內設計,是由法國設計大師Bruno Moinard主持設計,這也是他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
▲ 法國設計大師Bruno Moinard
他不僅將久負盛名的“銅色概念”帶到了成都釣魚臺,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更重新詮釋了很多標志性元素,讓他們和一種更加西方的語匯發生對話。
寬窄巷子承繼下來的滿城、胡同、竹等特殊文化元素,在Bruno Moinard的設計作品中被全新解讀。
洗漱間閃耀著金色光彩的銅制洗手盆,是由當地工匠手工敲打出來。上下兩個圓球的造型,活脫脫的就是傳統北京小吃,糖葫蘆。
偌大的洗漱間里面竟然還藏著一張長長的沙發,這大概只有浪漫入骨的法國人,才能有如此大的腦洞。
浴缸前的鏡面里隱藏著鏡面電視,洗浴室空間兩頭分別有一個洗漱臺,洗漱臺后的鏡子相互照映,形成層層疊加的鏡像,使得本就不小的空間顯得更開闊延伸。
▲ 鏡子相互照映,形成層層疊加的鏡像
臥室區,以床為中軸線,空間對稱布局,工整大氣。室內空間挑高,屋頂的輪廓如同在室內撐起了一頂潔白的帳篷。
兩側繪有兩行丹青色的傳統祥云圖案(同時又是空調出風口),既避免了色彩上的單調,還兼具了功能性。
背部墻上的壁紙,被氛圍燈渲染出層層的暗金色光影。床頭的兩側各放置了一盞巨大的落地燈,燈光透著燈罩,往外散發出柔和的光暈。
整個空間,既體現了曾經的滿族貴族游獵文化,又通過圖案、燈光,使整個空間充滿了現代奢華感。詮釋了奢華不是一種張揚,而是一種謙遜。
奢侈品設計里面拔高品牌調性的“小心機”,往往都隱藏在一些日常能經常接觸到,但是往往不為人注意的小細節中。待得某日經人一指點,才恍然大悟,于是對品牌更是心悅誠服。
作為卡地亞御用設計師的Bruno Moinard,自然將這一套玩得嫻熟。
客房內墻壁上貼的是繪有某位滿族貴族出游圖案的墻紙,大面積的就貼在墻上,而這其中的故事和寓意,卻又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
▲ 電視機升起效果(網絡圖)
臥室因為空間狹長,所以除了掛在墻壁上的電視機之外,在床尾的辦公桌隔板里,竟然隱藏了一臺可以升降的電視機。成都釣魚臺圍繞著入住舒適度的洞察力與用心度可見一斑。
在往日看過的老北京影視作品中,少不了這樣的畫面。北京的各位爺們手擒一個精致的鳥籠,在熱氣騰騰的茶館里相互問著好、請著安,談著祖輩的功勛往事。
用現在的話來解讀,“鳥籠”就是一個資深老北京玩家,日常休閑場景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元素。
在成都釣魚臺,Bruno Moinard用他慣用的“銅色概念”,將國人傳統印象中的鳥籠,變幻成了一個步行廊臺,一個精致的空間裝置藝術品。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面對無可逃避的“竹”這個設計元素,Bruno Moinard 另辟蹊徑,很巧妙的利用了光影,制造出了處處竹影闌珊的禪心意境。
▲ 窄苑大堂
▲ 窄苑內樓梯處的竹葉風鈴(圖來自網絡)
談論釣魚臺,自是少不了它的御宴。
釣魚臺御宴首次離開北京,就選擇了成都。讓吃貨之城的美食水準又鮮出了新高度。
這次體驗因行程安排,沒有機會一品御宴。但是酒店的早餐也給了我不少的驚喜。
▲ 御苑大堂餐廳的早餐面檔(圖來自網絡)
御宴入成都,大廚自然要考慮如何將地道的成都美食與釣魚臺的調性結合。來成都自然少不了吃碗成都的面。
點好面,在與廚師攀談中,得知今天的面湯是早上5點開始熬的高湯,里面有老鴨、土雞、大骨、金華火腿等幾十種材料做湯底。
▲ 御苑大堂
“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大廚告訴我,一鍋用來做湯底所熬制的高湯最多只能用三天, 大廚說可能今天的面湯鮮味會有一點點偏淡,因為今天的這鍋湯底正好是新熬的。
▲ 釣魚臺定制款餐具
高湯的言辭聽過許多,并不令人十分稀奇。難能可貴的是,成都釣魚臺的大廚們,竟以如此的誠心誠意,用最傳統的熬制方法,來對待一碗早餐中,最普通不過的面。釣魚臺品質,細節可鑒。
這一天的早餐,我連吃了兩碗面,連湯都沒剩。
▲ 成都釣魚臺出品
離開成都釣魚臺,在回來的飛機上,我想起了Bruno Moinard 有一次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談起他對酒店的理解 。
“下榻于一個酒店,住上幾天或是一晚,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體驗,人們會帶來自己的習慣,感受到環境的改變。人們不一定會真的帶走什么物質的東西,但是關于享受了某種舒適的愉悅,以及對這種愉悅的記憶,被熱情接待的記憶,對這個處所的精神上的感受,都會被帶走。”
成都釣魚臺,已然成為了我旅行愉悅記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