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渤海海邊比內陸要涼爽一些。距離京唐港碼頭不到五公里的英良公司廠房里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熟練地將進口石材切割、磨平。經過一道道工序后大塊的石頭變成了精美的建筑石材。
憑借招商人員孜孜不倦的推介,以及優越的軟硬件條件,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京唐國際石材城引來了“金鳳凰”……
20人吃住在市場招商
在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京唐國際石材城,已有58家企業入駐,全部為北京外遷的石材企業,共占地1680畝,總投資34億元。截至目前,唐山英良石材有限公司已正式運營,另有11家企業廠房已完成建設。
在唐山海港物流產業聚集區管委會副主任郭麗梅看來,取得這些成果并非易事。郭麗梅全程參與了海港開發區的招商活動。郭麗梅回憶,2014年下半年,管委會派出20個招商干部,前往北京西直河石材市場。

郭麗梅說:“那時正值冬天,天氣很冷,我們吃住行就沒離開過西直河市場。初來乍到,很多商家對我們的態度很冷淡。后來我們甚至動用了電視轉播車,不厭其煩地宣傳招商政策,他們的思想才漸漸松動。”
郭麗梅介紹,招商干部白天招商,“晚上有部隊出身的同事給我們講革命故事、戰斗事跡,激勵我們、鼓舞士氣”。
軟硬件優勢助力企業外遷
在郭麗梅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雖然北京與唐山地緣相近,但石材商戶對于海港開發區并不了解。郭麗梅介紹,京唐港建有保稅倉庫和保稅物流中心,這是河北省港口中唯一具有該功能的港口,石材原料進口交易更方便、更快捷。其次,這里集裝箱航線發達,京唐港已與天津港展開集裝箱運輸合作,目前已開通內外貿航線三十條。另外,這里鐵路、公路發達,能夠實現海、鐵、公聯運。
硬件優勢之外,為便于企業外遷,海港經濟開發區建立了項目服務全程代辦制。海港開發區成立工作組,專門對接企業。工商核名、營業執照注冊、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發改局備案、辦理海關通關證等手續,企業都可以交由海港區工作人員。郭麗梅說:“企業在北京做你的生意,向我們提供一份身份證掃描件和一張二寸照片,我們就能辦這些手續。”經過項目服務全程代辦制,手續辦完只需要30天時間,大大節約了時間。
龍頭企業率先投產運營
英良公司是全國石材行業中名列前十的企業,公司原址在北京西直河石材市場,曾參與北京20多個建設項目的石材供應及建設。
隨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英良公司將目光投向了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副總經理李鋼介紹,公司所用原材料來自巴西、法國、中東等一些國家,海港開發區臨港優勢成為公司落戶的重要原因。李鋼算了一筆賬,原材料由天津港進口,然后經公路運送到北京,運費需要每噸約3000元。現如今,原材料由京唐港進口,工廠距離港口不到5公里距離,運費將節省1350元。原材料就地加工后,成品將運往北京進行銷售。
2016年3月初,英良公司正式投產,西直河工廠的工人們整體搬遷到海港開發區。總投資2.14億元的新廠房占地106.64畝,是北京的兩倍。項目建成后,公司可實現銷售收入兩億元,安置就業四百人。如何利用好這里的優勢,實現企業更好發展,成為重要問題,李鋼笑言,“現在壓力都在我們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