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晃兩槍,賈躍亭還是沒有回國。即便賈躍亭已辭去樂視網一切職務,孫宏斌已接任樂視網董事長,但在眾多舉著“樂視欠錢樂視還”的債權人眼中,賈躍亭仍是他們申訴的對象。
這兩年,賈躍亭一場場“顛覆”、“生態”、“夢想”的發布會,讓樂視在一片質疑聲中快速擴張和成長。中國這么大,投資者和有錢人都很多,哪怕質疑之聲再多,只要有足夠的支持者,“夢想”就可以得到支撐,樂視網就在這種背景下市值一度逼近2000億,坐上創業板頭把交椅。直到今年初,仍迎來融創董事長孫宏斌以150億元入股,成為樂視網的第二大股東。
然而,自本月初開始,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擔憂樂視,以及一眾公募基金下調樂視估值。7月4日,招商銀行就樂視旗下的樂風移動貸款發生欠息,且多次催收無果向法院申請資產保全,法院裁定凍結賈躍亭和其妻甘薇名下存款,及樂視三家子公司存款,并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10日,樂視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14日晚間,樂視網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億~6.4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2.8億元。
賈躍亭自己也隨即脫身,7月6日宣布辭去樂視網董事長和樂視網一切職務,月初在中國香港逗留兩三天后,便飛往美國。去美國給出的理由是,專注推進新能源汽車Faraday Future(即“FF”)盡早實現量產,以對所有的債務負責。
賈躍亭造車能不能成功,甚至逆轉局面,難以斷言,但樂視危機已經形成,確是定局。很多人認為,成王敗寇,對于樂視的失敗,旁觀者沒必要再踩上去。筆者并不這么認為,樂視作為一個滿懷“夢想”的創業案例失敗了,對其進行檢討無可厚非,也是避免類似案例重蹈覆轍的借鑒。
樂視之所以會陷入危局,很重要的一點是只重擴張、不重經營。目前,整個“樂視系”大致可以分為上市公司樂視網、非上市境內外持股平臺以及樂視汽車三大體系,涵蓋互聯網、內容、手機、大屏、體育、汽車、金融等7大生態,其中錯綜復雜的關聯公司多達上百家,賈躍亭曾對外表示:“樂視七個子生態缺一不可。”
實際上,這七個子生態,做好任何一個都殊為不易,樂視七者兼顧,結果是顧此失彼,至今一個也沒做成功。以樂視手機為例,以低價補貼和瘋狂開店模式打入市場,很可惜,因為售后、自身特色等因素的缺乏,如今手機業務已成雞肋。
樂視現在面臨的是,員工的工資、供應商欠款、銀行貸款,乃至A股股民的損失,甚至包括孫宏斌剛剛投入的資金,如何收場?也許有人會說愿賭服輸,且不說賈躍亭在這期間有沒有涉嫌違法違規(經包裝騙取投資和貸款),即便沒有,也只對銀行、投資者包括孫宏斌說得過去。那員工工資,特別是供應商欠款呢?
7月17日樂視網臨時股東大會期間,前來討債的供應商高喊“樂視還錢”的口號聚集會場門外。另據報道,近日樂視大廈的大廳內,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討債者帶著帳篷在樂視大廈大廳過夜,等待樂視還款或賈躍亭的到來。其中有一個來自四川成都的債主,總共被樂視拖欠了700余萬元款項,賬款主要是樂視手機店面的裝修。欠款本應該在2016年9月結清,再者八九個月,該債主變賣車輛和抵押房產,用來支付工人工資和自己公司供應商欠款,走投無路才到北京樂視大廈來追討。
賈躍亭一張張PPT所描繪的“夢想”,贏得不少投資者支持,但這些樂視欠款的供應商,只是接一單單樂視的業務,很多甚至沒有關注賈躍亭的“夢想”。如今,這些人倒下了,賈躍亭出走美國,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夢想”,值不值得支持,已不需要多說。
就連往日對賈躍亭推崇備至的知名媒體人秦朔,也在7月24日如是評價“樂視大困局”:“樂視體系的財務危機和信用危機不斷深化,賈躍亭辭去樂視網一切職務。7月21日,在以電話會議形式召開的樂視網董事會上,孫宏斌當選為樂視網董事長。樂視網發布的上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虧約6.4億元,而去年同期還盈利2.84億元,2010年上市后更一直給市場“畫”出一條近乎美妙的持續增長曲線。無論未來如何給這家“網紅型公司”定性,樂視危機已經給“顛覆”、“夢想”、“生態”這些詞語蒙上了陰影,新的創業者再這么講PPT,收獲的更多是質疑。用概念創造高估值,這個時代結束了。”
的確,賈躍亭之后,也許沒幾個人還敢在創業發布會上高呼“夢想”。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