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慶尚南道河東郡政府宣布,將開發當地智異山的自然資源,大批量生產清新空氣罐,出口市場瞄準深受霧霾之苦的中國和印度。據悉,這種名為“Jiri Air”的8L空氣罐收集海拔700到800米的智異山森林空氣,初步定價約90元人民幣,每次吸1秒,一共可吸160次,有效期3年。河東郡守尹尚基表示,相當看好這款空氣產品的效益和前景。

盡管此次事件更像一場針對韓國智異山旅游的推廣營銷,但不得不說,罐裝空氣還是狠狠打了中國環保事業的臉,當空氣、水源這些曾經“免費”的公共資源需要金錢才得以度量,掩映在調侃背后其實是濃重的民生悲涼。
環保部7月份一天兩批唐山市——“獨攬大氣污染周、月冠軍”,山東省環保廳公布上半年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強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PM2.5、PM10絕對值是國家二級標準的1.85倍和1.71倍。其中,濟南、濟寧、淄博等7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1%,但絕對值還是國家二級標準的2.2倍…..
夏季過半,秋冬未遠,全國人民熟悉的霧霾天馬上要卷土重來了!
空凈產品向家庭剛需過渡
奧維云網健康電器事業部研究總監戰旗用一句話為我們的“藍天夢”蓋了戳——“空凈產品正在從非剛需逐漸向準剛需或剛需產品轉變”,所以,期待短期空氣質量改善的朋友們可以買好出行機票了。

戰旗認為,空氣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社會問題,治理難,難治理,在這一背景下,空凈產品漸成剛需。國家環保局公布的今年1-5月份空氣質量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優良空氣天數同比都在下降,而京津冀地區空氣優良天數不足60%,空氣污染實打實地威脅到大眾健康,而在秋冬季節,二者矛盾會更加凸顯,很大程度上刺激著消費者購買空凈產品的需求,此外,“對比16年和17年數據,不難發現,空凈產品銷售時間正從原本短期霧霾多發期熱銷逐漸向平峰期滲透。”
回顧空氣凈化器的成長歷程,2011年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的空氣質量檢測數據讓PM2.5這個詞首次為中國人所熟知。2013年,空氣凈化器開始出現在普通消費者視野中,從籍籍無名到376萬臺、88億元的銷量,可謂一夜爆火;2014年急速擴張,銷售量、額分別達到510萬臺和116億元,彼時,筆者還記得家電廠商紛紛上馬空凈產品線,分分鐘豪言打造“千萬臺”生產線;2015年,空凈產業進入成長陣痛期,品牌大量涌現,大量死亡,行業亂象叢生,全年銷量與14年持平;2016年,空凈新國標出臺將混亂的市場逐漸拉回正軌,市場向著理性成長邁出步伐,零售量、額分別達到574萬臺和141億元。據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中國市場凈化器品牌線上數量下滑至265個,線下約80個,品牌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伴隨著空凈新國標的實施,以及消費者對空凈產品了解、信任度的提升,中國普通消費者開始真正接受空氣凈化器作為家庭的一員。
空凈角逐重心轉變
如果說前幾年,空凈市場的重心在“鋪盤子”,如今則轉移到靠質量“打牌子”。夏普、萊克、A.O.史密斯、三星等逐漸成為消費者心目中高端凈化品牌之選,4000元以上空凈產品也大行其道。
中怡康5月線下空氣凈化器零售檢測數據顯示,空凈市場中A.O.史密斯和萊克的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33.3%和84.8%,增長幅度排在行業前列,A.O.史密斯主打高端,萊克主打中高端產品,而他們的共同特點便是大幅度的技術投入。
A.O史密斯空凈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季兵說,A.O史密斯成功的秘訣是注重產品研發,特別是注重真實數據的追求,“我們在產品端每年會花大量功夫,在研發端做大量投入,從來不盲目追求產品上市時間,一定把所有相關認證做完才可以上市。”
“空凈品類是我們在華業務最小的品類,同時也是我們高度重視的品類,我們一直在追求空凈背后消費者的真實痛點。” 比如說,除甲醛和濾芯更換問題。
季兵介紹,目前空凈產品都打出“除甲醛”的功能作為賣點,但真實效果值得懷疑。“我們的入戶調查中,消費者對于除甲醛的需求是迫切的,但目前,空凈行業無論在技術還是體驗上都沒有做到足夠水平,而我們正在挑戰這一課題,現在基本上工廠實驗可以達到0.03或0.02的安全濃度,可以替代消費者需要不斷開門開窗通風去除裝修甲醛的方式,目前還在進一步驗證和改善階段;此外,空凈產品濾芯置換也是很大問題,我們正在致力于如何使濾芯壽命延長的下一代技術,甚至不需要更換,我們期待在物理方式上尋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真正推動行業的改變。”
此外,在渠道拓展方面,空凈市場也呈現出新的趨勢。非常明顯的一點便是,空凈產品正在加速向三四級市場的滲透,“相對一二級市場,三四級市場體量較小,但增長前景廣闊,誰能率先搶占三線以下市場,誰便搶占了主動權,”戰旗表示。同時,相對于線下,空凈線上市場發展也在提速,“據我們預測,今年線上銷售占比可能會超過40%。線上以價格化特點為主,線下以品質化的特點為主。”
霧霾將至,買不起新鮮空氣的我們,還是去挑一款高性價比的空氣凈化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