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如今霧霾對于國人來講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霧霾對人類的危害連小學生都能倒背如流了。在這樣的環境下,空氣凈化器、口罩等一系列能阻擋霧霾的產品在國內市場迅速走紅。尤其是近年來的空凈市場,火爆程度堪比洪水猛獸。不過,作為空氣凈化器細分市場之一的車載空氣凈化器,它的市場表現可就沒那么樂觀了。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車載空凈市場零售額下降明顯,線下市場零售額下降16.7%;線上市場零售額下降16.6%;同時雙線市場均價下行。2017年第一季度,仍舊延續大致的態勢。
同樣都是凈化器,市場表現卻大相徑庭。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車載空凈市場遭遇寒冬?這還要從去年3月開始實施的“空凈新國標”說起。新國標的出臺有效規范了整個空氣凈化器市場,同時車載空氣凈化器也被納入范疇,這就意味著市場上一批不合格的品牌和廠商得以過濾,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車載空凈市場。
其次,部分車載空凈本身凈化效果欠佳,被消費者定義為“雞肋”產品。必須承認的是,目前車載空凈市場上的確存在著一些性能虛標的產品,但產品凈化技術亟待升級是當前行業問題的重點。有專家表示,車載凈化器的CADR值一般在100立方米/小時以下,凈化能力與家用凈化器相比相對較低。這主要是由于目前主流的車載空凈均采用車載點煙器或太陽能供電,設備功率較低。此外,由于車內空間狹小又有座椅的遮擋,非常不利于車載凈化器的風量循環,這也會影響到凈化效果。
除此之外,車載凈化器不受追捧還與消費者的主觀意識有關。與家用空氣凈化器的使用環境不同,人們在日常的行車過程中車窗和車門的開閉頻率都很高,有些人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使用凈化覆蓋面有限的車載凈化器是杯水車薪,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也不會選擇購買。
縱觀車載凈化器的市場前景,有人認為它是“雞肋”,也有人覺得它是一個尚未成熟的“朝陽產業”。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不斷膨脹的汽車市場蘊含著無限的潛力。在當前惡劣的空氣污染下,車載凈化器依然存在一定的市場。中國家電研究院技術檢測所室內環境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張曉認為,隨著消費者對車內環境的關注,鑒于車載凈化器的便攜簡單屬性,它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前景的。
不過有前景也并非代表它的發展之路能水到渠成,車載空凈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新國標雖然將其納入范疇,但并沒有細化車載空凈的各項標準,市場依然存在漏洞,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所幸的是已經有地方政府關注到這一點,去年9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出臺了《乘用車空氣凈化器凈化性能測定方法》地方標準,它不僅能為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指引,也為企業生產指明了方向。
出臺標準規范市場是當務之急,除此之外車載凈化器市場本身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一方面外資品牌市場占有率高居不下,另一方面市場上始終存在大量低價走量性產品。不僅如此,車載凈化器市場還面臨車企競品的挑戰。目前,很多車企將精力投入到車內空氣循環凈化裝置上,比如特斯拉的Model X濾網、沃爾沃的負氧離子+紫外線殺菌等技術均已被提出或問世。
市場總是優勝劣汰的,而以“質”取勝卻是恒久不變的法則。車載空凈市場的未來任重而道遠,它不僅要面臨行業的洗牌,產品本身的技術革新也是未來行業突破的重點。只是在走出市場寒冬前,仍需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場本身的自我覺醒。(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