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減肥成功完美逆襲,有人卻一胖到底?
為什么有人金榜提名,有人卻名落孫山?
為什么有人事業步步高升,有人卻一敗涂地?
……
成功的人往往有一種信念或者精神,支撐著他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對于一個企業更當如是,企業精神、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科導五金之所以在行業內占據領先地位,“以人為本,以科技為先”的企業精神始終支撐著科導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斷發展壯大。
時至今日,科導產品已廣泛應該用于高級酒店、建筑樓盤、和大型別墅住宅區及高品位生活家庭,涉足的企業與工程包括:渣打銀行、北京西火車站、福州市工商銀行、佛山市嶺南明珠體育館(06年省運會市政工程)、中共佛山市委學校(順德區市政工程)等等,成為建筑專家和品位人士的首選品牌。
20年的成長歷程,科導在此期間不斷創新與改進,重質量,守信用,想客戶所需,做客戶所想。從3人小作坊到60000平方米大廠房,科導一直在完善產品和工廠的基礎建設、生產的管理優化,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一路走來,科導人歷經種種困難,才換來今天的突出成就。科導人從每一次的挫折與困難中吸取寶貴經驗教訓,在產品與服務上持續的升級優化。黃以方先生作為科導總經理,毫無疑問他也是科導的一員,他陪伴科導十余年,見證了它的成長,與它共度過危機,科導人精神在黃總身上得到很好的詮釋。
科導人精神的體現
2011年,科導迎來了空前的危機。科導產品的某個部件出現了質量問題,接到客戶投訴的黃以方先生,當機立斷下達停產通知,并就已售的有質量問題的產品給客戶全額退款。
就這一質量問題,科導一度停工近一個月。在此期間,黃以方先生日夜苦思著問題產生的緣由,并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方案,他多次召集研發團隊和生產車間團隊一齊探討解決方法。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之前的質量問題終于解決了,這時候的黃以方先生和他的團隊終于松了一口氣。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黃以方先生親自落到工廠,監控把關每一個生產環節,防止問題再次出現。
經過這一次的教訓,黃以方先生對產品質量進行更為苛刻的把控。他強調:質量不過關絕不能生產,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對得起客戶。
以人為本、重質量、不斷改進。在這次的危機中,科導人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面對以后的環保風暴,生產成本上漲,運輸成本上漲,國際大環境冷淡時期等不利情況下,科導人堅守企業信念,繼續發揮科導人精神,迎難而上,化險為夷。

企業精神往往由企業的領導者樹立,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勇往直前。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托馬斯·彼得曾說:“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期的生存下來,最主要的條件并非結構、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們稱之為信念的那種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對組織全體成員所具有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