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應答,99%準確識別,真正實現人機對話”,這是今年電視市場聽到最多的幾句話。從拼價格、拼內容,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電視廠商扎堆式地涌入這個“風口,而在這個當口,京東再次“一馬當先”,搶占人工智能電視領域先機。
7月26日,京東聯合中國電子商會發起了 “人工智能電視產業聯盟”,采取“合縱連橫”策略,廣泛結盟主流電視廠商,目前已有長虹、TCL、海信、暴風、小米、樂視、微鯨等近20家企業參與。此舉意味著京東不僅在驅動著自身業務的發展,更可以通過技術、資源的對外開放、賦能,聯合企業全方位地推動人工智能電視的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京東還對外發布了《2017人工智能電視白皮書》 ,重新定義了人工智能電視,讓消費者有了明確的選購標準。對此業界專家表示,《2017人工智能電視白皮書》對人工智能電視行業有著綱領性的指導意義,未來京東有望制定行業統一標準,迎來新的增長。
更有網友直呼,當人們還在談智能電視時,京東都已經在定義人工智能電視了。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人工智能逐漸從學術化轉為產業化,漸漸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特別是最近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各行各業都想借此機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電視產業亦是如此,繼去年7月份長虹發布全球首臺人工智能電視后,長虹、小米、TCL、樂視、聯想、微鯨等電視廠商都已加入到這場“人工智能”爭霸賽之中。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電視的標配”一說正走向現實。
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近期針對彩電新技術的消費認知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比較熱門的OLED、量子點、激光、人工智能幾個新技術中,消費者認知度排序分別是人工智能38%、OLED22%、量子點12%、激光8%。另據京東大數據顯示,2016年7月,人工智能電視占到京東平板電視SKU(庫存量單位)的13.3%,到今年7月已經成倍提高到26.5%,一年內翻了一番。可見從消費層面看,人工智能電視時代是真的來了。
然而對人工智能這個技術大趨勢,在感知、認知、生態能力等方面均有著嚴苛的要求,能夠看到的人雖多,但是,真正做起來就有天壤之別。
由于人工智能電視產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定義不明、界定不清晰,并非所有打著“人工智能”標簽的電視都是人工智能電視,有的僅僅能實現簡單的語音交互,距離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仍有一定距離。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京東發起的“人工智能電視產業聯盟”顯得意義非凡。京東家電事業部黑電采銷部總經理楊子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京東作為中國線上線下最大的家電零售商,有責任和義務大力推動人工智能電視的普及。
不難看出,京東的人工智能電視之路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家對未來人工智能人才技術積累、建設智能社會的設想是高度呼應的,甚至可以說已經在先人一步地實踐了。
早在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成立了合資公司靈隆科技,人工智能電視正是這家公司所專注的智能 家居 領域未來的核心家庭智能終端設備。
今年7月18日,京東與國內互聯網電視行業的新銳品牌風行互聯網電視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并發布了人工智能量子點電視,助推人工智能電視產業更快地向前邁進。
當然這背后離不開京東數據技術平臺的驅動。據了解,京東大數據能洞察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偏好,并將這一趨勢及時反饋給廠商。廠商知曉了市場需求,便會調整生產策略,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從而引領市場消費行為,讓人工智能電視產業步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除了憑借第一的數據技術平臺優勢外,京東有信心成功搶占人工智能電視風口很大程度源于消費者的信任。一直以來京東始終堅持將服務真正延展到產品上,而不僅僅是賣完就完,而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今年618期間,小米、暴風、風行等品牌的人工智能電視在京東取得了斐然的戰績。
據了解,今日京東還將攜手國內外主流彩電廠商開啟首個“728人工智能彩電節”,通過“領券最高減1500”、“限量秒殺低至7折”等大幅優惠活動,讓全新的人工智能電視產品可以加快步伐走入更多消費者的家中。
當前人工智能還需要一段普及的過程,就好像人們最初對電腦和手機的接受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憑借強大的實力與決心未來京東一定會將人工智能電視這把火燒得更旺、范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