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暑”中的北京難得一片清涼,飽滿的雨絲洗刷去天地間的浮躁,讓人的心情也平復下來。“對我們做業務的人來講,水聚財,希望這場雨水是下半年家電出口工作的好預兆!”即將步入會場的與會代表一邊抖落傘上的水珠一邊說。

室內,“2017年度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外貿工作座談會”的與會人員陸續就坐。
穩中向好+不確定性增加
國家商務部外貿司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處副處長邢傳簡單介紹了我國2017上半年整體外貿形勢。

圖:商務部對外貿易司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處副處長邢傳
邢傳在分析我國當前外貿形勢和政策時表示,當前我國外貿形勢繼續回穩向好。
邢傳指出,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持續重視,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不少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同時企業供給側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促進了我國外貿形勢“穩中向好”態勢的發展,2017上半年實現出口同比增長8.5%,進口同比增長18.9%,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3%的成績。在“一帶一路”大格局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領域、深度不斷加寬、加深,跨境電商、移動支付等新興業態不僅搭建了更便宜的貿易橋梁,同時為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會。
2017上半年扭轉了過去兩年我國家電外貿業務的頹勢,邢傳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四方面,根本性的原因是國際需求旺盛,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經濟普遍回暖,市場補庫存需求增長;此外,國內推進企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產品品質提升,國際競爭力提升;第三、中國傳統優勢紅利并沒有完全消失,國內產品價格仍低于世界價格;第四、國家政策環境改善。僅在16、17年便密集出臺12項有利政策,200多項臺賬細則正在制定中。
不過,談到下半年和未來的外貿形勢,邢傳認為仍不樂觀。他提到,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中工業制成品占比已達95%,而進口產品中37%為大宗原材料,2017年上半年,工業制成品均價提升12.7%,而大宗原材料均價提升約19%,企業成本壓力高企,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依然存在變數。同時,國際產業格局在近年來發生深刻變化,國內傳統優勢減弱,產業海外轉移速度加快,疊加匯率、人民幣貶值、國際政治環境等因素,未來外貿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圖: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李左東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李東左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美國手中,美聯儲已經通過“縮表”和“提升利率”開動了美元回流的“吸塵器”,而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持續。對于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而言,這無疑會形成人民幣購買力的下降,造成人民幣貶值,匯率持續波動;而為了穩定人民幣價值,中國政府也將被迫開啟“吸塵器”,回流市場上超發的貨幣,從而造成資金的價格上漲,使得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高漲,“事實上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從4萬億美元下降至3萬億美元,國家也一直在應對國際熱錢的加速離場,同時加速人民幣的國際認可度,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防備通縮螺旋。”
李東左指出,目前,我國政府一直在推動營改增稅收改革,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大部分國家只有企業所得稅,而沒有增值稅,這也是我國執行出口退稅的重要原因。”以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為例,在沒有退稅之前,盈利困難,而退稅之后,利潤率增加3個百分點。特朗普政府承諾4年內,將稅率從35%降至15%,美國市場對制造業回流的吸引會進一步加強。她建議中國政府在持續稅收改革吸引外資的同時,也應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建廠,降低企業海外運營成本,“在衡量GDP的同時,也應重視GNP的衡量,實現藏富于民。”
廣泛納諫 打造企業出海“便車”
對于上述提到的問題,不少企業感同身受。
“上半年,我們遭遇了利潤的大幅下滑,很大原因在于大宗原材料成本的急劇提升。白電產品的合同一般都是提前一年簽訂的,成本上去了,合同定價不能變,所以上半年我們一直在承壓運行。直到3月份我們調整了終端定價,才有所好轉,但是出貨和銷售并未同期增長,畢竟白電的旺季一般是在上半年,下半年可能還會持續一段艱難日子,整個2017年,我們都在消化成本。此外,匯率的變動也造成了我們上千萬的損失,”來自海信科龍的與會代表訴苦道。除了成本與匯率帶來的痛苦,他還希望政府關注家電自主品牌海外建設的難題,“目前,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的自主品牌基本沒有定價權,盡管近年來通過持續投入體育營銷、賽事營銷,海信科龍獲得了海外消費者的認可,但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還有待提高。同時,自主品牌海外的自建渠道困難,投入的時間跨度大,遭遇訴訟調查也屢見不鮮,十幾年來,我們付出了高額的學費。”他期待,未來政府能加大對自主品牌海外建設的扶植力度,“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會很好。但眼下遇到問題不知該找誰,OEM和ODM出口征稅一樣,海外拓展勢單力薄,有時真得很痛苦!”
不少企業對此表示了認同。來自老板電器的代表指出,目前政府對國內企業海外業務的服務水平還比較低,“國外有些國家成立有專門的貿易商會保護本國企業利益。而我們在遭遇合同陷阱、傾銷陷阱、訴訟陷阱等問題時,往往陷入被動。有時候,國家提升服務的軟實力,比補貼錢物更重要”。他提到,老板電器拒絕了海外品牌的代工請求,孤注一擲堅決自建海外渠道,目前已經打造了250余個海外專賣店,建立了15個200平米展示廳,受到不少國外消費者的青睞,“我們已經收到一些國外大賣場的入駐邀請,在國外,我們品牌定位的標桿是米勒、博西等高端品牌,這種品質創新極大地放大了我們的品牌價值。但是,我們正在遭遇嚴重的海外串貨,有人山寨‘老板’,這對我們的品牌形象是一個極大打擊。”他希望政府加強對海關的監管力度,同時給予自主品牌差異化的稅收政策,同時能夠積極與當地政府交流,構建便利化的商貿協定,加強對中國企業品牌、商標、知識產權的保護,構建相應組織,在中國企業需要海外服務時,能夠給予有效指導和有力支持。
來自奧克斯的代表也講述了他最近遭遇的“煩心事”,“我們在打造智能工廠的過程中,需要進口一批智能機械設備,但國內廠房人員都到位時,設備還卡在海關遲遲進不來。我們期待國家能夠有效提升海關效率,讓進出口流程更順暢。”他還提到國家推行的“中信保”對于降低企業海外風險的確起到很好作用,但是100萬美元的最低保額對于出口量不是很大的企業來講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他希望是否有類似分檔保險一類的措施可供選擇。
此外,與會代表還廣泛提出了諸如外匯管制、穩定匯率、海外風險預警、一帶一路落地等方面存在的意見和建議。邢傳表示,會將這些意見匯總整理形成可以落地的共性措施,同時他也希望更多企業能夠將外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整理匯總起來,提交商務部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以作為未來國家外貿政策的參考。

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建議,未來中國家電品牌應從兩個層面推進“走出去”戰略,行業龍頭、品類龍頭加強全球布局,中小企業擴大出口發展以OEM、ODM等多形式的對外貿易,提升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認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