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瘋了!經過長達60天的高溫,空調企業終于眉開眼笑了,一些品牌款型出現斷貨的情況,有的甚至連樣機也被人“搶走”。“一機難求”之下,格力、美的、海爾、TCL空調等都取得了超額的業績。
不管是行業內專家還是空調從業者,對2017冷年增長的大部分動力歸結為經濟增長帶來的消費需求增長,產業升級帶來的刺激效應,以及房地產需求量暴增的帶動因素,甚至還包括外部氣候條件,農村電網改造等。所有因素聚集在17冷年,也讓行業在這一年實現爆發。
空調進入無氟時代
不過,在高歌猛進的背后,卻留下悲觀的聲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信號。
8月2日,《家電商情》從產業在線獲悉,盡管2017冷年市爆發式增長,庫存從年初4000萬臺降至3000萬臺,2018冷年空調企業壓力依然不少。
來自中怡康的消息,2017冷年庫存大約2000多萬臺。
奧維云網給空調市場熱潑了一盆冷水, 奧維云網預計2018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將下滑15%左右。
但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卻樂觀認為2018冷年還將繼續上漲,漲幅應該在2-5%之間。
左延鵲在接受《家電商情》采訪時稱,與2017冷年不同的是,空調市場的低端產品均價將趨于穩定,市場漲價的動力將來源于結構升級和消費升級。對于品牌來說,提升產品結構、加強產品溢價,才能抓住2018冷年的漲價機遇。
據中怡康線下月度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6月,變頻空調、藝術化柜機空調、APF一級空調、智能空調的零售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14.4%、25.2%、77.5%、62.4%。正是這些高結構產品的飛快成長,促使空調產品均價快速提升。
來自下游空調經銷商的意見,包括京東、天貓、蘇寧等大零售商、以及大量的區域大賣場經銷商,超過六成認為空調市場還能增長,發展空間重點在更新換代和城鎮市場新增。
其實,2018冷年無論是漲還是跌,對于空調企業來說不是先驅者,只有先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