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最火熱的話題莫過于環保,多次環保督查讓木材行業怨聲載道,都來看看哪些環保政策和措施讓木材企業絕望潦倒。
1、環保
4月7日起,環保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涉及山東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等7個城市。截至5月5日,山東共有89個環境問題被環保部通報,其中涉及企業103家、企業集群14個,被通報企業占被督查企業總數的3.8%,板材、膠合板生產等行業的小型企業首當其沖。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6月2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明確了環保稅法納稅人、征稅對象,細化規定了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四種計算方法有關具體情形,具體明確了對環保稅法規定的免稅和減稅情形,在環保稅法規定的基礎上對環境保護稅征管事項作了規定。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開展三個月以來,強化督查組已經檢查超過3.2萬家企業,其中超過20000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占比達到64%以上,尤其是“散亂污”企業問題,治污設施不完善等違法問題數量突出。截止六月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已經核查出散亂污企業17.6萬家,對無法升級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今年九月底前將一律關閉。
2、一帶一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盛大召開,習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來自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作為正式代表出席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僅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成果,還推動了下一階段國際與地區的進一步合作,彰顯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無論之前有沒有緊跟“一帶一路”政策,這對于木業企業來說,都是一個發展新起點,未來應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和把握“一帶一路”政策帶來的交通、通關、稅收等便利,積極推進轉型升級和踐行“走出去”戰略,加強創新合作,深化環保生產模式,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深耕這片潛力廣大的市場,實現更深層次的發展!
3、品牌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品牌時代。品牌為王,品牌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木業企業若想樹立自己的品牌,必須先要充分了解自己,同時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進行特色化的定位,創造出自身品牌的獨特點,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和其他同類產品品牌區分開來,這樣能給消費者一個深刻的印象。在品牌的宣傳上,企業也不應都丟給媒體,應該針對企業發展規劃,聯合媒體進行系統性、針對性地品牌宣傳。
4、產業升級
有句老話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板材企業切忌鼠目寸光,只關注眼下小利益,只管企業自身發展,也要多關注行業大形勢,現在的板材行業產能過剩、環保趨嚴,需要加速進行產業升級,由最原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嚎叫和哭訴無濟于事,企業也應該順應大勢,盡快對產品和生產進行升級改造。
5、定制 家居
定制 家居 是近幾年最值得市場關注的話題,定制 家居 強大的上升勢頭令全行業不得不對其詳加研究,很多成品 家居 企業都在探索自己投身其中的方法與路徑。作為產業鏈上游,板材企業在大 家居 行業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最大的優點是資源整合能力強,相較于下游產業鏈企業來說,板材企業擁有家具定制的原材料,成本可控,制作的家具價格要比成品 家居 企業優惠,非常具有競爭力。業內已經有很多企業涉足定制 家居 業,發展的也不錯,有些觀望的企業也蠢蠢欲動,中國木業網小編在此提醒各企業, 家居 定制直面消費者,服務最為重要,一定要保證擁有服務能力之后再進入,才能讓企業的發展順應潮流,更上一層樓!
6、成本上漲
自2017年5月1日起,為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緬甸將停止木材和木制品的出口。莫桑比克政府今年1月1日開始全面禁止原木出口,以保護遭受破壞的本國硬木森林。4月4日又宣布未來三個月禁止砍伐出口一切木材。
各國的木材出口禁令助推了國內企業的成本高漲,加上運費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如何優化管理,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壓縮成本成為了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7、房產限購
由于 家居 板材消費具有獨立于房地產周期的更新需求和結構性消費升級趨勢,成長性會比房地產行業稍慢。隨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緊縮政策不斷出臺,未來三四線城市將成為 家居 板材業增長的另一個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2016年城鎮化率已達到57.35%,世界平均城鎮化率為55%,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兒童房的裝修也是 家居 板材行業的一個潛在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