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下,中國家電品牌進一步將海外市場作為布局重心,并提升自己的本地化運營能力。近日,TCL登陸“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的戶外廣告,以雄厚的實力展現 “大國品牌”的風范。
數據顯示,中國制造如今占據全球消費電子市場50%以上的份額,但中國品牌卻只占據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20%。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其實中國制造的消費電子產品早已銷往全球,但很多都是貼牌出口,尤其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其原因在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不認可、不信任,認為中國制造就是低質、低價。
近年來,經過國內外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國家電品牌已基本脫離單純的代工時代,自主設計開發成為行業主流。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中國企業自主品牌國際化正推動國產從出口“制造”向“智造”的轉變,從產品輸出轉為品牌輸出,短期出口量雖在減少,但質量卻在持續提升,利好長遠效益。
TCL多媒體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薄連明表示,TCL國際化布局逐漸見效,海外市場迎來了收獲年。據TCL多媒體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海外市場電視機業務快速發展,LCD電視機營業額同比大增51%至83.8億元,平均售價提升12.5%,銷量同比提升34%。其中北美市場的銷量增加超過兩倍,新興市場增幅為20.5%。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認為,信息社會的互聯網時代,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給全球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的合作,帶來新契機。TCL是中國較早推進“互聯網+”升級轉型的制造企業。在2014年初啟動了“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的戰略轉型。一方面把互聯網和智能技術嵌入到產品中,讓用戶有更好的互聯網應用體驗,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產品+服務”新商業模式。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尋找合作伙伴,一起搭建“產品+服務”的商業生態圈。
“一帶一路” 倡議在給企業帶來巨大商機和國際化機會的同時,也考驗了企業在新興市場的本地化能力。目前包括華為、TCL等企業都扎根當地市場,把中國制造業的工業能力、研發和服務能力在當地扎根,加快本土化進程,縮短適應當地市場的時間成本,并進行產業布局、市場輸出、品牌輸出等,成為“一帶一路” 倡議下中國品牌輸出的樣本。
“十多年前,中國企業講求效率、速度、高性價比。未來,通過產品創新、提高溢價,會有更多資源投入技術開發,進入良性循環。”李東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