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廠商的競爭對手究竟是誰?海信的對手是索尼嗎?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小米、樂視?是,也可以說不是。
作者:喬華
因為,現在所有電視企業搶奪的都是消費者的注意力和時間,只要能分解消費者時間的相互之間都是競爭對手。從這個層面上講,電視廠商的競爭對手是Apple、騰訊。現在基本上都是用手機追劇、看綜藝,“電視很久沒有打開認真看過一次了”;電視能打王者榮耀嗎?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個性化內容型APP也在搶奪用戶的時間。
其實,真正可怕的不是市場被直接競爭對手搶奪,而是整體市場空間的縮減或消費者的“移情別戀”。當電視不再是家庭的標配,或者只淪為客廳的裝飾,那電視廠商可真要驚醒了。現在,這個現象在美國市場已有跡象。曾經美國家庭每個房間都有的電視機,正逐漸消失。
據國外媒體QUARTZ報道,以前美國家庭平均擁有的電視機數量跟家庭人口一樣多,而現在,由于轉向手機和電腦以及“掐線”(停用有線電視服務)趨勢,美國家庭的電視機數量正在出現萎縮。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最新數據,目前,美國家庭平均擁有2.3臺電視機,低于2009年的2.6臺。擁有3臺或以上的電視機的家庭比例則創下2001年以來的新低。歐睿國際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美國電視機市場規模為217億美元,較5年前下降大約8%。消費者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智能手機上。雖然內容消費終端可能發生了改變,但內容消費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這種趨勢在中國表現的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許多90后家庭,一人一臺手機,一人一臺平板,各自低頭看著自己喜歡的節目,玩著各自喜歡的游戲。更別提現在還沒有成家在租房的90后,根本沒有考慮電視,反而是X-BOX、游戲機等用于健身、游戲的設置會優先考慮購置。
根據奧維云網最新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日均開機率達到44%,即有44%的人每天都會開機。電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恐怕只有重大賽事或重大直播事件時才顯現出來。比如剛過去的朱日和閱兵,顯然在大屏幕上觀看更爽。
當中國的電視廠商在全力拼搶市場,搶奪未來主流顯示技術時,一定要留一只眼盯著看外界,如果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到低頭族中,那顯示技術再先進又有什么吸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