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61個問題正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1050件環境信訪件已全部辦結,其中95件反映的問題正在解決中;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11個責任追究問題,已查明責任人員,正在按程序處理。全省共抓生態環境治理、修復、保護的態勢正在形成。
【整治】
PM10濃度持續下降 建成污水管網1739.71公里
空氣質量變化
今年1至4月,我省空氣質量呈下滑態勢。我省打響了一場改善空氣質量的攻堅戰。
據省環保廳數據,6月份全省PM10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4.2%和14.0%;7月1日至21日,全省PM10濃度持續下降為42.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正逐步向好。
污水管網建設
1至6月,全省地表水達標率(Ⅰ~Ⅲ類水質比例)為86.4%,比上年同期上升5.1個百分點。投資43.85億元重點推進的48個縣(市)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項目,截至6月底已建成污水管網1739.71公里;重點推進的25個城市新區(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已建成743.95公里。
整頓工業園區環境 九江取締525家石材加工廠
工業污染治理
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的10個工業園區衛生防護距離問題正在推進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工業園區環境問題,各地采取了停產整頓、局部整改、規范排污口設置、強化污水集中處理效果、加大無組織排放廢氣收集處理等措施推動問題解決。區域性行業性環境污染問題整改也在有序推進。
撫州
臨川區涉及的2家銅冶煉問題企業,1家已完成防護距離內117戶居民的搬遷工作;另1家已停產整改,2臺沖天爐已拆除到位。
贛州
10個稀土礦山治理項目已完成2個,其余8個正在施工;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承擔的28個礦山治理項目已完成立項批復;9個尾水收集利用處理站,1個已開工建設,其他8個正在立項。
萍鄉
排查陶瓷企業60多家,查處整頓違法違規企業28家,整改完成11家。
九江
取締關閉石材加工企業525家。其中,永久性關停廬山市花崗石加工企業433家,并將105家石材加工企業整合成31家規模企業,入駐環保石材產業園。
宜春
關閉年產萬噸以上造紙企業12家,淘汰落后造紙生產線45條;基本完成陶瓷企業廢氣脫硫、除塵改造。
完成整改1875家養豬場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我省正在全力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
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未配套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的2634家養豬場,已整改完成1875家,占比70.5%。其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的1961家,整改完成1526家,占比77.8%;全省107個畜禽養殖縣(市、區、開發區)已全部完成畜禽養殖“三區”劃定和地理標注。
城鎮垃圾處理方面
全省已建成55座生活垃圾填埋場,另有15座正在建設;建有4座垃圾焚燒處理廠,1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另有3個垃圾焚燒項目正在建設中;有16座市、縣垃圾填埋場已啟動或正在進行無害化處理整改工作,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預計84.93%。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備用水源建設
全省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保護區已基本劃定完成;上饒市、萍鄉市已建成備用水源,其他設區城市的備用水源建設正在進行前期準備。此外,我省縮小采砂區范圍,堅決避開省級自然保護區。同時,舉一反三,嚴格贛江中下游采砂審批,加大鄱陽湖區巡查力度,嚴肅查處非法采砂行為,規范全省湖區、河道采砂秩序。
【計劃】
鞏固督察成果 進展慢的將被通報或約談
為了推進環境整改工作,我省研究制定了《江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問題線索問責工作實施方案》。為了鞏固督察成果,我省還出臺了《江西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試行)》等制度規定。同時,針對不同的環境問題精準施策。
省環保廳主要負責人稱,雖然我省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下一步將以較真求認真,以碰硬求過硬,以問效求實效。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要求,一項一項督促各地各部門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按目標和時間要求,整改到位,對賬銷號,對進展慢的采取通報、催辦、約談等方式,加快推動問題的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