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名為“暴風是不是下一個樂視”的帖子也開始火熱起來,甚至還有以“縮小版樂視:暴風集團”為標題的文章。
“賈躍亭出走美國,供應商總部要債,孫宏斌分離一切非上市部分,龐大的樂視帝國就此崩塌。而樂視崩塌的原因,無疑是被自身龐大的多元化生態給活活拖垮的。那么誰會是下一個樂視?
小編發現,在A股市場,有這么一家公司和樂視十分相像,它就是暴風集團。”
為什么說暴風跟樂視很像呢?可以說他們的發展路徑非常相似。他們都是視頻網站起家,上市后進軍互聯網電視、影視、體育、VR設備、金融等行業。
樂視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股價翻了50多倍,而暴風集團也毫不示弱,從2015年3月24日創業板上市開始,暴風集團曾以28個漲停板觸到了148元/股的高位,雖比不過樂視,但也算是當時創業板的明星股,引得眾多投資者追捧。
近兩年,暴風憑借投資收益、政府補貼、少數股東損益拉動業績。相比樂視網上市以來年均融資超過35億元,暴風上市至今融資額僅10.12億元。

暴風集團于8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對于重組事項,暴風并未披露,但7月19日停牌時,暴風曾公告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股權可能發生重大變化,進而導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發生重大變化。
暴風集團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股價便一路向下跌到了2017年7月18日的20.20元/股,隨后便宣布停牌。其原本400億左右的龐大市值,到了今天已經蒸發至不足70億元,下跌超過八成。
暴風集團為什么停牌?
結合7月20日暴風集團關于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中止審查通知書》的公告,停牌原因是暴風集團之前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由于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股權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發生重大變化,目前仍在論證籌劃中,存在不確定性。
暴風集團停牌風險如何?
暴風集團從2016年9月27日開始報送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文件,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互聯網娛樂綜合平臺項目、DT平臺基礎設施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此次非公開發行有助于公司加強上游優質內容資源的積累、加強基礎平臺建設、提升公司在互聯網娛樂領域的競爭力、優化用戶的娛樂體驗。
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股權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影響非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證監會也中止了審查,待事項籌劃完后再提交證監會審批,不過能否獲得核準尚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還是注意風險的好。

單從暴風集團停牌一事就作為引子就覺得暴風會成為第二個樂視,小編覺得有些欠妥。
首先,暴風的行事風格是偏保守的,不會很激進的搞一大堆概念來圈錢,馮鑫是絕對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
這個可以出,目前各大視頻網站仍然需要支付高額的版權的費用,燒錢當然是理所應當的了,但是暴風從上市前就不是靠版權而活的,所以暴風也算是少數不多在視頻領域中可以盈利的公司,也為上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現階段業務開始擴張但是集團主打的模式仍然是類似今日頭條的信息流推薦模式,依然不會將重點放到版權的爭奪中去。目前的質押個人覺得是公司業務面擴大,確實需要現金的支撐,TV, VR等。雖然暴風的盈利在下降,但是如果趕上AI和信息流的浪潮,維持盈利應該是不成問題的??隙ú粫窭腺Z的樂視那樣托大到無法收拾的。
其次,暴風沒有投身黑科技的基因,與其說暴風魔鏡是VR產品,倒不如說暴風墨鏡更像是一個小玩具。

跟HTC vive、Oculus這些正兒八經搞VR的科技公司不一樣的是,暴風魔鏡需要通過手機插入VR眼鏡中才能顯示畫面。多位業內人士對(ID:ejfinance)指出:“暴風魔鏡就是個塑料玩具,根本不值這個價錢。而同樣效果的VR眼鏡,在某寶上到處都是。”
最后,暴風已經上市,不是馮鑫自己一個人的,即便他想搞什么大動作,也需要后面金主股東的支持吧。
綜上所述,我不認為馮鑫會成為賈躍亭,他沒那么激進,同時也沒那么大的理想。暴風不是一個想改變世界的公司,暴風是個想穩穩當當賺錢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的公司。 來源: 金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