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空調業仿佛又回到了20多年前百舸爭流的局面。
晉寧//撰文
空調新舊冷凍年交替之際,市場依舊熱度不減。不僅在于今年陰歷有個閏六月,陽歷8月各地高溫不斷,催升空調市場的持續熱絡;更在于空調市場上除了主流品牌唱大戲之外,一些新進品牌戲份也是十足。似乎一夜間又回到了20多年前空調行業百舸爭流的局面。
新晉品牌借勢悄然活躍
據了解到的情況看,8月份一些新晉空調品牌將會有一系列市場動作。8月8日,位于廣東佛山順德的美博(MBO)空調召開“創新模式發布會”,宣布在空調新冷年戰略策略。8月10日,小米旗下的智米(smartmi)在北京召開主題為“用心品,冷暖生活”的智米2017新品發布會。
不僅于此,實際上自2016冷年后半期以來,國內空調市場是新一輪房地產熱以及氣候條件配合下,呈現出超預期的熱絡。一些投資者看到了商機,又開始投資進入空調行業領域。某三線冰箱品牌看到空調行業機會出現,也按耐不住欲躍躍欲試,準備投資近億元在空調行業“玩”一把。
梳理一下便可發現,美博(MBO)空調在2017冷年市場表現良好,搶占了不少傳統空調企業的份額,2016冷年銷售量超過70萬臺。而位于寧波慈溪的夏寶空調,據了解2016冷年銷量至少不低于50萬臺。對于敢于進入這樣一個成熟市場的新晉品牌來說,也算是不俗的市場業績。要知道,外資品牌的代表品牌之一三菱電機,一年的銷量也不過就是70萬臺左右。
不僅于此,在當今市場上不僅僅是美博、夏寶這兩家,其實還有一些蟄伏于4、5級并不知名的企業還有很多。據知情人介紹,位于廣東順德、中山一帶和浙江杭州灣一帶,是國內空調上游企業產業鏈的聚集地,一些投資者一旦發現空調市場有機會,很快就能夠進入狀況游刃于空調行業內。
市場有結構性斷貨現象
今年的氣候狀況,與2016年似乎有些類似。前期是高溫區域集中在華北、東北、內蒙、西北等區域,這些區域的出現持續高溫,實際上對整體市場影響并不大。道理非常簡單,這些區域整體量都不大,占據全國的比重非常之小。有些人形容,這些區域的秤砣小,壓不住分量。

只是在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出梅后,7月開始出現大面積高溫模式。畢竟,這些區域出現銷量增長才具有意義,因為這些區域是國內空調主銷區域,占據全國大盤子的絕大多數份額。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各個主銷區域才出現大面積的市場火爆。此前,有的品牌都將福建、江西的貨調往北方區域。
據奧維云網(AVC)空調產業研究院張彥斌院長介紹,這一輪空調缺貨并非庫存量不足引起的,而是生產商供應和終端市場間出現了結構性的錯位。上游廠家希望推廣附加值較高的變頻空調,以契合當前產業與消費的升級;而終端市場需求則不然,高溫激發出來的還以中低端為主的定頻空調。
事實也確實如此,市場反應出現斷貨的主要以中低價位為主,即價格在2500元/套以下價格區間的空調出現斷貨,而處于這個價位之上的中高端空調斷貨的情況相對較少。柜機在3000元/套至4000元/套價格區間內有部分產品脫銷,6000元/套以上的高端柜機少有斷貨現象。
斷貨給了新晉品牌機會
由此可見,市場結構性的失衡才是斷貨重要原因。而市場斷貨則是給了新晉品牌以機會。否則,在空調這樣幾經洗牌的成熟市場,出具的投資者是很難再回來。而新晉品牌就沒有更多的機會。
問題在于,一方面近年來從產業政策上來講,政府正在倡導供給側改革,提倡企業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倡導行業不打價格戰,鼓勵多給市場提供高品質產品。促使企業在產品上向高端轉型,以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業經營質量的壓力較大,特別是一些上市場公司,為了提高經營質量,借助原材料漲價,提高高端產品的比例,以緩解提升經營質量的壓力。
這樣的話,由政府的政策推動,也有廠家利益的牽引,供應商是愿意往高端上提升,畢竟高端產品的附加值高,容易實現產業升級下的經營質量改善。因此,市場上高端產品供給相對比較充足,相對應廠家則是逐步在減少低端產品的比例。
而另一面,在需求端,國內消費群體的結構復雜,雖然借助消費升級購買高端品的人在增加,但不可忽視的是,還有很多剛剛脫離貧困的人,是買不起高端產品的。低價格成為他們選購產品的主要動因。換言之,在國內需求結構如此復雜的市場上,各種需求都是存在的。不是說轉型高端就一蹴而就,是隨著經濟發展而緩慢提升的,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新晉品牌入市底氣何來
家電這個江湖與武林一樣,總會代有新人出來,新晉品牌憑借著勇氣與機會,在市場上折騰出動靜并不難。實際上,在2016年市場趨好以來,就有投資者敢于近來。
客觀方面來說,在大家電領域,不論是彩電、冰箱還是洗衣機,基本上絕大多數都進入到以更新換代為推動力的發展階段,唯獨空調在四、五級市場還有較大的普及性需求。也就是說,唯有空調還具有增量市場空間,其他大家電僅是存量市場上的博弈。因此,對投資者而言,資金、資源流向增量市場是理所應當,也是顯而易見的。
主觀上講,新進入空調市場的企業,實際上不論是投資者,或者是操盤者,或有在空調領域的經驗,或者是與從前與空調有過交集。起碼對空調領域并不是那么陌生。因而,當市場出現機會時,他們就能夠果斷下決心進入。
當然,市場的機會一方面是整體行業發展過程中逐步顯現出來,另一方面是現存廠商政策調整給予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新晉品牌能夠得以生存,信心就油然而生。2016年以來的市場火爆,僅僅是個導火索,或者說僅僅是個契機。
實際上,主流品牌在低價格產品上供給不足,或者是不愿意提供低價格產品,這就給新晉品牌提供了立足的機會。而對于后市怎樣演化,一方面要看新晉品牌把握機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龍頭品牌策略是否會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