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青島,有這樣一個特色小鎮:以200億級白色家電產業為引領,大力度拉動農村勞動力向產業工人轉移,實現家電興鎮、產業富民。這就是今年8月份剛剛由山東省家電特色小鎮升級為國家級特色小鎮的平度市南村鎮。
從招商引資到產業集群

200億級白色家電產業集群
南村是青島的郊區鎮,地處青島半小時經濟圈內,發展空間廣闊,理所當然成為青島本土企業擴張的首選地之一。1996年4月,從青島市區引進的一個家電制造項目,在南村鎮交通便利的三城路東側破土動工,拉開了國內最大變頻空調基地——海信空調公司的建設序幕。海信變頻空調生逢其時,迅速占領中國變頻空調市場半壁江山,后勢強勁,迅猛擴張。2013年,總投資20億元海信冰箱生產線項目在南村當年開工當年投產,2014年,總投資10億元的海信洗衣機公司建成生產。20年彈指一揮間,招商引資而來的海信項目已發展壯大為總占地1300畝、總投資超過50億元的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2016年家電總產能超過870萬臺,產值過166億元,成為平度首個產值過百億、用工過萬人的產業園區,園區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一。
好多項目就是這樣,回頭看看談笑之間,具體進展步履維艱。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每一步無不牽扯立項、土地指標審批、土地征收及土地平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排澇渠道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環節,事無巨細,牽扯浩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青島、平度和南村鎮開辟“綠色通道”,持久靠上搞好服務,以項目建設成效展示了平度市及南村鎮大招商、招大商的最優軟實力。
如果說,僅僅一個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就能夠描述南村的話,那就太小瞧了這個國家級特色小鎮。以海信家電產業園為依托,南村鎮先后斥資5億元,建成了占地130畝的家電配套產業園一期工程和總投資10億元、占地300畝的白色家電倉儲物流園一、二期工程。與此同時,明確產業導向,集全鎮之力啟動定向招商,到目前已引進緊密型家電配套企業50余家,構架起了日益完善的家電配套產業體系。今天,南村鎮的白色家電產業涵蓋研發、包裝、電機、冷凝器、蒸發器、鑄件、組裝、物流等眾多領域,擁有9家白色家電國家、省、市工程與技術中心,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華北總量的26%,產品遠銷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農民到產業工人

加速農村富裕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加快農民向市民轉型
“現在留在村里的多是‘3861部隊’(中年婦女、兒童),年輕人基本都出去務工了。”采訪中南村鎮北村社區居民說,“數不清的企業就在家門口,進園區務工,不僅收入高,還能學技術長本事。普通工月收入三四千元,稍微有點技術就能達到七八千元,不是地里的收成能比得上的。”村民們說,現代農業作業效率高,其實也真不需要那么多人從事農業生產,進企業務工是條正路子。
北村社區原是前后北村兩個村,共有1136戶,3670余人,現在進企業上班的就有1120余人。隨著集體和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村莊改造成了社區,村民搬進了新樓房,村里660多戶人家都買上了私家車。后北村村民孫中乾,開始父子2人在企業務工,很快兒子孫書星在同事中找到了意中人,現在一家3口都在企業上班。老孫的妻子在家打理兩個蔬菜大棚,全家一年收入煞是喜人。前北村的王欽世,先在企業打工,后來翅膀硬了,自己開了個家電配套小企業當老板,干得有聲有色。由打工仔到小老板、在外打拼后回鄉創業的年輕人近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大顯身手。
南村鎮現有總人口13.2萬,在企業務工人員達到3.9萬人,占總人口的30%。其中從事家電產業的超過2.1萬人,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5萬元。南村鎮鎮長喬寧介紹說,“以家電產業和新型工業為引領,加速農村富裕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加快農民向市民轉型,這是特色小鎮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產業富民的必由之路。”
從農業大鎮到特色小鎮


跟中國眾多農村鄉鎮一樣,農業原來也是南村鎮的最大特色,曾經并且依然在創造著新的亮點。幾十年來,南村鎮在穩定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刀闊斧調整產業結構,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薪火相傳,抓住不放,終成水到渠成之勢。如今,全鎮入駐以白色家電為主導的工業企業89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2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形成了家電電子、高新技術、食品加工、商貿物流、臨空經濟等產業集群。2016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15億元,其中家電產業實現產值206億元,占全鎮的65.4%;實現公共財政收入4億元,其中家電產業納稅3億元,占全鎮大盤的75%。今年上半年,全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2.2%。
政策利好+陸空機遇,為特色小鎮發展再拓縱橫空間。正是憑借經濟社會發展的厚實基礎,南村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被山東省政府列為全省百強示范鎮,成為青島市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鎮。2015年獲批國家財政部、住建部、發改委三部委組織實施的國家建制鎮示范試點,連續三年每年獲得2000萬元扶持用于體制機制創新。平度市更是將南村鎮定位為城市副中心,賦予部分縣級管理、審批權,贏得了跨越發展的更多政策紅利。計劃于2109年開通的青平城際輕軌又穿越南村,在南村設有2處站點,將徹頭徹尾將南村拉入青島同城時代,得盡地利之勢。南村距新建膠東國際機場僅10公里之遙,已由國家發改委批復、占地46平方公里的青島臨空經濟北區就位于該鎮南部,規劃建設已全面啟動,真可謂是抓鐵有痕、臨空起航,為家電小鎮建設再鋪坦途,再插騰飛翅膀。
“小城鎮,大舞臺。”南村鎮黨委書記張夕強信心十足地說,未來,南村鎮將以晉升國家級特色小鎮為契機,以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為核心名片,以和諧宜居的秀美環境為核心載體,以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為基本要求,以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為核心競爭力,加強文化傳承,致力將南村鎮打造為中國家電產業集群示范區、環渤海家電智造中心、青島家電創新基地,力爭三年內總產能達到1500萬臺(套),產值突破300億,將白色家電特色小鎮建設成為青島北部新型現代化小城市。(楊志剛 胡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