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中國市場大量的傳統家電經銷商們,就是在這種心態下,慢慢被互聯網、新零售大潮催生的阿里、京東等破局者,擠壓到市場邊緣地帶,從過去的主角變成配角、淪為縫隙市場的替補者,沒有一絲的掙扎和反抗,直至消失。
類似的教訓,在家電行業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事實上,很多被時代變革大潮所淘汰的家電經銷商們,并不是這個行業和市場出現了問題,而是他們的思路和理念出了問題。最為典型的,就是“大錢賺不到”(一夜暴富時代早就結束了),但是“小錢卻不愿意賺”(麻雀太小沒有肉)。
近年來,擺在眾多傳統家電經銷商面前的轉型機會和道路,并不少。
第一條,就是徹底轉型,從單一的批發商,變身零售服務商,幫助市場上大量的終端專營店、夫妻老婆店,圍繞產品推廣為核心的營銷服務。幫助零售店轉型,搞勤進快銷、活動出貨的模式,承擔家電企業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營銷服務商角色;
第二條,就是經營擴張,要從傳統的家電經營,向新興健康家電產品經營轉型。包括最近幾年來最為火爆的空氣凈化器,以及凈水器,抽濕機、加濕機,移動空調等等。隨著傳統家電零售渠道扁平化,利潤透明見底了,而凈水器、空凈機等產品,相對而言價格體系不透明,還能讓一些家電經銷商們有利可圖;
第三條,抓住時代脈搏,成為電商巨頭在線下渠道的合伙人。雖然近年來面對京東、阿里的線下擴張,一些家電經銷商們普遍是抱怨多于嘗試。紛紛指責這些電商渠道的線下加盟,沒法干。原因很簡單,就是家電經銷商還拿過去的操作理念、盈利模式在評價電商,卻忽視時代已經變了,用戶和需求都在變。一味指責電商利潤低、承諾不兌現等問題,無濟無事。倒不過真正借助電商的玩法,豐富自己的競爭手段。
為什么近年來傳統家電經銷商借助時代大潮的轉型總是以失敗告終?
到底是外部市場競爭太激烈,還是眾多的家電經銷商太保守?最近一年多來,筆者與凈水器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在溝通時,就發現這些同屬家電品類的產品,雖然一直在積極開拓發展家電零售渠道,但是卻遭遇大量家電經銷商的排斥。即便是一些家電經銷商參與這些產品的經營,也鮮有成功引爆的案例。
關鍵原因就是做慣了大家電的經銷商們,一方面是看不到很多凈水器產品的市場規模和利潤空間。雖然相對傳統家電,凈水器價格不透明,利潤相對高,但市場規模整體不大,而且終端零售規模更小,很多家電經銷商看不上。一些家電經銷商一年二三百萬的銷售規模,都只屬于小商家,但是在凈水行業則是大商家。
另一方面,就是家電屬于成熟產品,基本上有品牌,有價格,就很容易在終端市場引爆。但是凈水器作為新產品,卻需要家電經銷商們必須在一線市場上,通過一場場活動的推廣和促銷才能引爆。所以很多家電經銷商,現在根本不愿意繼續去通過一場場復雜而冗長的活動賣產品,就是希望有大品牌、低價格,可以吸引用戶。
現實的情況就是,在很多家電經銷商謀求轉型的過程中,由于進入一些新的領域和品類,看到的卻是“盤子太小,利潤太少”,感覺是拿殺牛的勁宰了一麻雀。雖然有肉,但是雞肋。所以往往是“半途而廢”,根本不愿意堅持走下去。最終,反過來指責電商對合伙商家太壓榨、凈水器等新品類規模太小、蛋糕太少。
但是很多家電經銷商,卻忽視兩個問題:一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蒼蠅再小也是肉啊!任何行業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塊大蛋糕;二是,轉型升級,路難道遠,需要實力更需要毅力的突破和引爆。對于眾多家電經銷商來說,轉型在任何時候都不晚,但不轉型,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