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制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簽。比如德國制造因追求完美品質極致工藝而聞名,日本制造則因精益求精而暢享全球,受德國日本“打壓”,中國制造在前些年一直難出頭。但隨著中國企業制造能力的提升,特別在先進制造向智能化制造過程中的完美一躍,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愛上了“中國造”。
僅家電而言,有三星用上了華星光電屏,也有飛利浦夏普愛上了冠捷富士康的代工,更有小米兩度牽手長虹,小米創始人雷軍甚至認為長虹的精密制造能力,不比另一家世界級工廠差。

米家空調,長虹造
中國制造開始打動世界
這段時間圈內搞得沸沸揚揚的“小米要做空調的事”終于有了官方回應,隨著本月10日一款型號為KFR-35GW/02ZM(M1)、名為“智米全變頻空調”產品的發布,小米做空調一事不再是傳言,變成鐵板釘釘的事實了。一并得到確認的消息是,生產商就是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

長虹的黑科技打動小米
這起看似簡單的合作背后,卻有著對中國制造的篩選和認可。堅持為消費者提供黑科技產品的小米,一直在對比尋找適合體現黑科技這一特征的電子產品,所以對供應商的篩選有著嚴謹且復雜的流程。而二度入選小米供應鏈的長虹制造,顯然從制造的角度,受到小米認可。
而像小米這樣篩選供應商的視角從全球轉移至國內的,并不在少數,甚至一些國外大牌也開始使用中國企業的產品,比如液晶顯示屏的首推者三星開始采購華星光電的面板,而旨在回歸復興的夏普飛利浦,也選擇了冠捷和富士康的專業產業鏈制造商。
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中國家電制造企業的制造水平和工藝,已經經受了一輪又一輪的實踐檢驗。而小米雷軍在去年10月份就有一段為中國制造打起的話“小米的空氣凈化器,其實有兩家代工廠,一家是日資企業,一家是中國長虹。說實話,一開始將業務交給長虹,我們還是比較懷疑的,后來沒想到,長虹的精密制造能力,不比另一家世界級工廠差。”
估計是感受到了長虹制造水平確實不錯,雷布斯還不忘小小鼓勵了一把,“長虹如果能重點在精密制造上加大規模,發揮綿陽的區域優勢,將有可能超過世界級工廠。目前全球品牌業務都在進行新一輪的專業化分工,做產品的專門做產品,做制造的專門做制造,長虹完全有這個實力。”

長虹精密制造,贏得雷軍點贊
其實,在家電其他很多領域,不少采購商都有小米初期選擇長虹時的擔心,但從開始懷疑到試探合作,再到主動選擇,甚至像小米二度選擇長虹那樣,這種案例越來越多。隨著中國家電制造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相信這種合作會越來越頻繁和常態化。
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完美一躍
如果在幾年前,中國家電仍舊是規模論英雄的時候,那時候的制造確實有點傳統的味道。與德國追求完美品質和日本精工制造相比,中國制造確實落后一大截。
但是這兩年,在振興實業、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的指導下,中國家電企業明顯加大了對制造和研發的投入。而決定中國制造完成本質提升的有個階段:一是先進制造階段的儲備,二是智能制造的提升。
比如受小米雷軍大加贊賞的長虹,就在這兩個階段完成了化繭成蝶的蛻變。在從低成本、低附加值、低效率的傳統大規模制造向現代化轉型中,很多企業都感受到了困難并退縮了。但當時的長虹,卻意識到中國家電決不能做世界加工組裝廠,并開始發力先進制造。

先進制造到智能制造,完美一躍
在隨后的數年內,長虹通過制造領域的積極創新與拓展,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結構變革”等先進理念和手段導入制造環節,并在不斷拓展全球市場時學習到他國經驗加以改進提升,特別是“制造體系從產業低端的加工組裝向產業高端的核心部件創新制造升級”這一理念得以堅決貫徹,形成了長虹制造乃至中國家電制造的先進模式。
事實上不僅是長虹,包括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在那幾年開始技術儲備,格力、海爾、美的等在大白電領域開始重視技術投入,而富士康、冠捷等企業更是在歷練中尋找到了符合自身的規律,變得更加專業。
而長虹的制造能夠得到同行認可,除了先進制造階段的儲備之外,更得益于制造轉型與升級,長虹制造“由單純的產品提供商向產品提供、服務提供、內容提供的結合轉移”。
制造理念的提前謀變,智能戰略路徑的清晰易行,讓長虹在智能制造領域取得領先,也最終獲得了同行的點贊。而像長虹這樣的家電制造企業并不少,他們慢慢成為中國現代家電制造業的元素,讓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甚至外資企業開始關注并采購中國家電企業制造的產品。隨著中國家電制造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這一幕會越來越多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