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質疑步樂視后塵 暴風尋新跑道擺脫危機
股價神話、跨界生態布局、市值縮水、業績虧損、資金短缺、創始人股權質押……因為暴風集團與樂視相似的發展路徑,同為山西籍互聯網大佬的馮鑫最近頻頻被貼上“下一個賈躍亭”的標簽。一方面,生態化發展的暴風集團資金鏈緊張,開始靠著馮鑫的股權質押融資輸血。另一方面,暴風集團仍在繼續鋪攤子,與暴風金融出資2.4億元布局網絡小貸業務,全面擁抱 AI+大屏娛樂。8月14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擬采取增資及股權轉讓等方式,為控股子公司深圳暴風統帥科技有限公司(暴風TV)引進戰略投資者。一系列馮鑫式的資本騰挪轉移能否帶領暴風集團走出困境?
暴風重蹈樂視覆轍?
8月4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馮鑫將所持暴風集團532.7萬股用于質押融資,至此,馮鑫已累計質押4921.37萬股,占其所持股份69%。同時,暴風集團發布的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下降0%至30%。而此前,樂視控股創始人賈躍亭正是因為公司業績下滑,一系列股權質押埋下了財務失控的“地雷”。一時間,暴風集團重蹈樂視覆轍的質疑甚囂塵上。
從資本市場發展軌跡看,暴風集團確實與樂視多有重合。同為2015年創業板上市的兩大龍頭股,都經歷了從股價神話到暴跌的起伏:樂視網市值從50億元一度飆升至上千億元,2015年5月12日股價最高達179.03元。暴風集團上市后則連續創造了28個漲停板的記錄,股價一度高達148元。兩年后的今天,同樣長期停牌的兩大創業板龍頭,樂視網停牌前的股價跌到30.68元,暴風集團的股價則定格在20.20元。
在業務布局上,二者同樣從視頻業務起家,不遺余力擴張生態版圖,但卻并未帶來業績爆發。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暴風集團和樂視網2016年分別虧損2.4億元、2.2億元。其中,電視業務成拖累。2016年下半年以來,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電視產品成本大幅提升。與樂視一樣,互聯網公司涉足電視硬件制造,變現模式不達預期,低價補貼模式帶來的虧損持續擴大,電視業務成為暴風集團負債率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
生態化反VS多中心布局
在樂視的生態系統藍圖中,樂視網、樂視手機、樂視TV、樂視體育、樂視汽車、樂視智能硬件、樂視金融七大子生態高度關聯,各個子生態之間相互協同可以創造最大價值。不過,“生態化反”一旦遭遇現實挑戰,也可能產生各個子生態功虧一簣的結果。
反觀暴風集團,盡管處處被拿來與樂視網做比較,并被質疑格局不如樂視,不過,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樂視生態相比,暴風集團相對分散的多元化戰略為其試錯和騰挪轉移留下了空間。
2016年,馮鑫借助資本的力量,帶領暴風影音從一款視頻播放客戶端向全球DT大娛樂戰略轉型,以VR、體育、影業、TV 等業務進行“多中心”再布局,一旦相關業務多點開花,將加快企業走出困境。其中,TV和VR業務成為承載馮鑫軟硬件一體化戰略的重點。
暴風TV是“全球DT大娛樂戰略”第一個戰略級業務。財報顯示,暴風TV 2016年度營收9.29億元,改變了暴風集團單一的營收結構。盡管暴風TV 2016年凈利潤虧損3.58億元,銷量不及預期,但后續投資動作不斷仍在增加市場想象空間。8月14日,暴風集團發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暨延期復牌公告》,稱擬采取增資及股權轉讓等方式為暴風統帥引進戰略投資者,具體交易方式尚在溝通協商,未最終確定。
在VR領域,暴風魔鏡經歷行業寒冬后開始回暖。2016年年報顯示,暴風魔鏡經過2年半時間的發展,累計銷量超過200萬,在京東的份額為88%,在中國虛擬現實行業處于第一陣營。今年一季報則顯示,暴風集團披露暴風魔鏡實現銷量約60萬臺,同比增長229%。
馮鑫強調,暴風TV和魔鏡不是裝備升級,是再打開互聯網人群紅利。“這是我對互聯網下半場的思考。”
克制布局,尋找新跑道
如今,善于炒作概念的暴風集團將目光投向互聯網金融和AI。繼2017年初上線網貸平臺暴風金融后,暴風近日發布公告,為尋求合作發展,依法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根據暴風集團公告顯示,暴風集團全資子公司天津鑫影于8月7日與暴風融信、英輝信德簽訂了意向協議,作為發起人股東擬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寧夏暴風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依法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與此同時,全面擁抱 AI+ 大屏娛樂、擁抱信息流成為馮鑫屢屢提到的戰略。對標 今日頭條的模式,今年3月,馮鑫宣布暴風TV、暴風魔鏡、暴風影業也將全面進行擁抱信息流的轉型。
與蒙眼狂奔的賈躍亭相比,馮鑫在業務布局上顯得更加克制和謹慎。例如,對于智能音箱熱潮,他表示不燒錢硬拼;對于體育業務上,暴風集團也沒有擲重金買下像 NBA、西甲或英超等重磅賽事的版權。
對于暴風的生態布局究竟何時才能取得成效,馮鑫稱,“今年任何一個項目想變強壯,都意味著對所有的互聯網要產生競爭,裝備升級。”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靠講故事已經無法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馮鑫如何兌現“全球DT大娛樂戰略”設想,尚需時間證明。(李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