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有自己邊界,深耕自己熟悉的領域,才能積累勢能,奠定技術優勢。就像武學一樣,把一門功夫學精,就能游刃有余,行走天下,而什么都想學,學得太雜的,反而因為火候不夠,難成武學大家。
就國內企業來說,格力專注空調,做到了行業老大,地位無人撼動;華為專注通信,成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而樂視因為不斷擴張,不斷染指新的領域,從視頻,跨入彩電、手機、體育、金融、影視等眾多領域,結果思想跟不上自己的腳步,去年開始出現資金鏈危機,孫宏斌輸血150億也難解樂視之難。

在此,著重談談華為對專注的理解。華為內部出現得比較多的一個詞是“聚焦”,成立30年來,因為聚焦通信基礎設施領域,持續對準同一個城墻口沖鋒,打出了一片天地。華為三大業務都主張聚焦,華為企業業務成立之初就提出“堅持聚焦和被集成”戰略,主張與全球優秀的合作伙伴合作,“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華為一位管理層曾說,每家企業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干。華為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優勢在哪,有自己的邊界。他還調侃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從名字來看,技術有限,能力有限。
兩年前,有媒體問華為,為什么不進入電視領域。那時,互聯網電視市場熱火朝天,作為客廳經濟和家庭娛樂的承載工具,電視行業的未來充滿想象空間。但華為認為,對于這個問題,公司內部討論過多次,最終決定不涉足該領域。在華為看來,華為進入一個領域,不是用價格戰去跟競爭對手廝殺,關鍵是要看給行業創造什么價值,如果不能為行業創造價值,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國內有一家企業,近年不斷打破邊界。它,就是小米。小米似乎沒有邊界,它不斷進入新的領域,似乎什么都能干,并冠以“生態”二字。從最初只做手機,到后來進入電視、電飯煲、平衡車、可穿戴設備、插線板、路由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掃地機器人、凈水器、無人機、音箱、手表、VR眼鏡、體重秤、手表、電池、對講機等眾多領域。小米似乎還不滿足,最近又推出空調和智能馬桶蓋。

日前,智米(小米生態鏈企業)直流變頻空調上市,售價4399元。空調市場格局已形成,小米能在空調市場立足嗎?有人為小米擔憂,也有人認為,可能是雷軍在與董明珠慪氣,2013年,兩人許下10億元賭局,原本是小米有利的,然而,小米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手機業務出現倒退,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才恢復增長,這也讓雷軍與董明珠的賭局,變得撲朔迷離。
那么,智能馬桶蓋怎么解釋,與格力沾邊嗎?其實,董明珠在2015年曾指出,中國制造被一些企業搞壞了,產品質量不行,精細度存在缺陷,導致國人不信任,把日本的馬桶蓋買斷貨。在她看來,中國在為之前的不誠信買單。有人認為,小米進軍智能馬桶蓋,不是無緣無故的。

回到空調上來,這款1.5匹的智米空調,是由長虹代工,一些重要部件由日企提供,采用日立的壓縮機、日本電產電器的內機電機、松下的外機風扇等。不過,小米比較討巧的一點是,在細節上迎合了消費者,這款空調的OLED顯示屏,可顯示溫度、電量。
不過,這樣一款產品要賣4000多元,比董小姐的格力空調還貴不少,能打動消費者嗎?畢竟,格力空調是中國制造的標桿(至少家電領域是如此),品質上是信得過的。而智米空調由長虹代工,能承擔起品質重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