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8月24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日本家電、日用品的生產出現回歸國內的趨勢。調查數據顯示,日本企業從海外法人進口產品的金額與1年半前相比減少了13%,國內的消費品中進口產品比例也在逐步下降。由于日元貶值以及中國用工成本上漲,海外產品的成本優勢在逐步削弱。日本一些企業開始停止向海外轉移生產,而將目光轉移到國內工廠,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在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中,有“逆進口”這一數據,指的是日本企業的海外法人在日本國內的銷售額。2017年第一季度該數字為25926億日元,與2015年第三季度的峰值相比,減少了3867億日元。另外,今年6月國內消費品的“進口依賴度”與去年3月最高值相比下降了5%。
日本企業從“逆進口”到回歸國內生產,主要原因是亞洲地區用工成本上漲。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數據顯示,中國主要城市普通工人的月薪五年間上漲二至三成。今年一季度從中國的逆進口額為1.0915萬億日元,與一年半前相比減少了18%。
馬來西亞由主要產業勞動者組成的工會要求,2018年最低薪酬提高至1.5倍。
逆進口減少的產業中六成為電器機械。2015年末,JVC KENWOOD 將面向國內市場的汽車導航生產由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工廠轉移到長野縣。在此之前,汽車導航的生產幾乎都在海外工廠。
為了減少匯率波動的影響,一些企業開始重視國內生產。2016財年佳能國內生產比例為56%,今后計劃通過加快國內主力大分工廠的自動化進程,將這一比例提高至6成。
日用品行業也出現同樣的動向。運營百元店的大創產業表示,此前小商品幾乎為海外產,現在國內產品越來越多。IRISOHYAMA(愛麗思)計劃投資100億日元在茨城縣建新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