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上半年依靠投資4.75億收益拉高凈利潤,零售業務仍然虧損,國美虧損同比擴大,兩家重回線下去電器化轉型效果尚未彰顯

兩大家電連鎖巨頭蘇寧云商( 002024.SZ )和國美零售(00493.HK)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虧損依舊。圖/視覺中國
【財新網】(見習記者 孫聰穎)兩大家電連鎖巨頭蘇寧云商( 002024.SZ )和國美零售(00493.HK)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虧損依舊。新零售背景下,公司重回線下,加速去電器化。
前者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后虧損1.96億元,后者上半年凈虧損1.06億。隨著京東商城逐步實現盈利,物流、供應鏈優勢凸顯,兩大連鎖巨頭面臨的線上競爭將更加嚴峻。兩家企業一邊重回線下一面加速去電器化謀求轉型。
8月30日晚間,蘇寧云商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顯示,營業收入837.5億,同比增長2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91億元,同比增340.53%。凈利潤同比大漲一方面是因為基數過低。2016年上半年,蘇寧云商虧損額利潤總額-2.16億元。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報告期內蘇寧旗下子公司投資收益拉高了凈利潤。子公司投資收益就達到4.75億元。
扣除投資收益,蘇寧運營性虧損1.96億元。
蘇寧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為負49億元,同比下滑近200%。對此蘇寧云商解釋稱,現金流吃緊一方面由于報告期內公司為支持金融業務發展發放貸款所致。另一方面,公司為確保促銷節點備貨,在資金方面對供應商加大了支持;此外天天快遞業務拓展等帶來應收款項增加。
國美零售上半年銷售收入不足蘇寧的一半,約為人民幣380.73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82%,公司上半年凈虧損1.06億,虧損較去年同期擴大了近6000萬元。
國美電器沒有在財報中特別提及虧損的原因,全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秘書長吳咸建認為,綜合來看,消費放緩、需求疲軟的大背景下,國美在報告期內財務費用、租金以及管理費用略有提升,抵消了綜合毛利率的貢獻。費率上升嚴重困擾零售企業。
盡管兩家企業都在財報中提到線上收入上漲,蘇寧的線上收入上漲61.39%,國美的線上收入上漲則為54.24%,但京東在市場份額上仍然優勢明顯。8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布《2017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7上半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規模達2160億元,純家電產品的線上市場增幅高達33.1%,家電網購滲透率首次超過20%,其中京東的家電網購市場份額占到六成。
線上市場空間急劇收縮,兩家企業開始重返線下。2017年蘇寧推動線下零售業務創新、向三四級市場下沉渠道, “當對手走到線下,蘇寧線上線下O2O的能力就體現出來。”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外如此表態。不過這樣的轉型并不及預期,在報告期內,蘇寧云商累計關閉店面65家。線上自營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61.39% ,但線下可比店面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4.54%。
不僅是蘇寧對體驗式營銷津津樂道,國美門店試圖從家電零售商向“家電+ 家裝 ”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轉變,將門店向“零售+娛樂+休閑”的體驗式賣場轉變。2017年6月,國美入股互聯網 家裝 公司愛空間,并將陸續在門店中搭建 家裝 業務場景。不過報告期內國內線下的銷售增長僅為2.34%。2016年全年,國美全年減少門店151間。
對此,吳咸建指出,2013年之前,電商尚未崛起,蘇寧和國美在全國范圍內跑馬圈地、瘋狂關店。如今線下消費群體并無增加,僧多粥少的狀況出現。關店一方面出于優化店面考慮,此外也是由于外部競爭影響。
三星電子CE原高管告訴記者“一直以來連鎖賣場經營的只是平臺,其他包括展臺制作、售前講解全靠品牌廠商自己做。賣場渠道并無家電體驗式營銷的經驗積累,產品的經營能力是缺乏的。”
廣東一空調北京區域市場部負責人解釋稱,連鎖賣場中的促銷員是家電企業派駐的,也是由家電企業發工資。銷售促銷環節,其實跟連鎖賣場關系并不大。即使蘇寧國美宣布轉型,但無法很快培養出熟悉產品、洞悉消費心理的的促銷員。
線上線下腹背受敵,兩家連鎖企業均在加速轉型。蘇寧電器2013年改名“蘇寧云商”,去電器化強化全品類零售商的角色。在財報中,蘇寧方面稱未來將聚焦零售、物流、金融業務。蘇寧的主營業務的營收中98.6%是零售業務。
國美在2017年5月更名為國美零售,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認為,“國美電器”更名為“國美零售”,因為新名稱能更準確反映出公司目前的定位和商業形態以及轉型路徑。國美的主營業務則基本上就是家電零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