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磚峰會:大圓桌藏“小玄機” 中國智造展文化自信

金磚五國峰會現場。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9月5日報道:金磚五國峰會主會場內有三張會議桌,其中主會桌是一張外圓環內空位等邊五邊形的圓環五角會議桌,直徑4.8米,桌面由5個大小面積均等的梯扇形組成,另外還有一張10拼橢圓形會議桌和18拼圓形會議桌,會議期間,金磚國家領導人在這些圓桌前就多方合作達成諸多共識。
或許你并不知道,這些圓桌并非普通的會議圓桌,它們出自世界木雕之都——浙江東陽,桌上的每一個元素,都藏著主辦方的“小心思”,將廈門的特色、福建的特色、中國的特色借由“不起眼卻又不可缺”的會議圓桌展露無疑。東方網記者獨家采訪了主會議桌的設計制作公司——明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為你解開大圓桌內蘊藏的“小玄機”。

主會議桌之一10拼圓桌“海洋文化”效果圖。
大圓桌藏“小玄機”設計制作展中國傳統技藝
據明堂紅木總經理助理徐志峰介紹,此次明堂紅木為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提供的三套主會議桌,分別用于金磚五國小范圍會晤、金磚五國大范圍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金磚國家對話會。從設計到制作完成歷時兩個多月。
東方網記者注意到,廈門金磚五國峰會主會場采用傳統中式風格布置。主會場內的木質會議桌透著幾分簡潔和莊重。據了解,以緬甸花梨木為原材料的3套主會議桌還雕刻著寓意深厚的各類圖案。
明堂設計師徐慶幸負責了此次主會議桌雕刻部分元素圖案的設計,據介紹,三套會議桌要體現海洋文化、廈門元素,福建元素,圖紙經過反復的修改、審核,最后敲定了這樣一套設計方案:5拼會議桌的臺面外延部分雕刻福建各地市的市花,10拼會議桌內環裝飾板上雕刻跳躍在浪花間的海豚,18拼會議桌的臺面外延部分則雕刻結伴齊飛的廈門市市鳥白鷺。

明堂設計師徐慶幸正在畫主會議桌設計圖。
“以海洋文化部分的設計為例,最初的設計稿上除了浪花,還有很多海洋生物的元素,比如海星、海馬、珊瑚、貝殼、海螺等元素,想體現大海的包羅萬象,經過公司和主辦方一遍又一遍的討論,設計內容一點點精簡,最終選擇了跳躍在浪花間的海豚,海豚象征的智慧、純潔,寓意在改革創新的浪潮中銳意進取。”
由于圓桌的直徑、周長都非常大,分5段、10段、18段,設計圖紙在鏈接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最終,三套主會議桌均采用傳統的榫卯結構,桌面實現水平無縫拼接,在展現匠心和智慧的同時,也展示了主辦方的嚴密、謹慎和周到。
為了展現中國木雕之鄉的水平,三套主會議桌的樣版特別邀請了中國木雕狀元夏浪親自操刀。夏浪師承木雕界公認的泰斗級人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大師。此前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上,夏浪的木雕作品——六和松濤也是主會場《中華二十景》中展出的十大木雕屏風之一。
說起此次廈門金磚五國峰會主會議桌的雕刻工作,夏浪說:“這些木雕主要以東陽木雕浮雕為主要雕刻技法,為突出主題,結合圓雕技法,讓表現的主題如白鷺,海豚,市花等在雕刻畫面一躍而出,更加突出主題思想”,這也是夏浪大師多年來嘗試的一種浮雕與圓雕相結合新的技法,并在多次木雕作品中相以結合,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專家們的認可,也慢慢成為了東陽木雕新的技法創新上的一種趨勢。

中國木雕狀元夏浪木雕作品。
精湛技藝成亮麗風景“中國智造”展示文化自信
相關資料顯示,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2006年5月20日,東陽木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此次金磚五國峰會并不是明堂紅木首次接下如此高規格的“訂單”,去年G20杭州峰會主會議桌也正是出自明堂之手。明堂紅木總經理張向榮說,經過G20峰會的洗禮,公司在制作工藝上也總結了很多經驗。正是憑借精湛技藝的不懈追求以及對品質的嚴格要求,明堂紅木在全國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屢次登上國際舞臺,展示中國智造。

主會議桌18拼圓桌現場組裝圖
除了大會用的三套主會議桌,明堂紅木還向大會提供了供外國領導人使用的中式紅木梳妝臺、3套國宴廳屏風,成為會場上一道亮麗的“中國智造”的風景線。
“我們能夠連續兩次亮相國際高規格會議,成為主會場會議大廳家具的指定供應商,背后的意義不止于此。”張向榮說,“中國家具完全可以為世界 家居 文化提供方案。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自信,對歷史有自信,對創新有自信,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