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更換智能家電,復雜操作難倒老年人。”看到這樣的消息時,就想說一說目前大火的“智能”。
近幾年,智能化被看做是家電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家電企業都開始紛紛發力智能,有的在新產品上增加了遠程遙控,有的則直接可以手機聯網,有的給冰箱加了一塊屏,有的榨汁機也能實現互聯,可謂是“花樣百出”,但產品本身功能提升多少?用戶體驗究竟如何?似乎很少有人關心。

前景巨大,智能家電受市場熱捧
在當下,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代表未來的智能家電確實是一片藍海,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也存在很多遐想與期望,這無疑會促使這個行業快速發展,且呈現出巨大的前景。
據調查顯示,在2017年以后,亞太地區很可能將取代北美,成為全球智能家電最大市場,中國、印度以及日本等國家對智能家電的需求都在不斷攀升。目前市場上能夠連接網絡的智能家電增長速度均高達100%-300%,預計未來智能家電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未來四年,智能的白電將占據近50%的市場,而智能生活電器、智能廚電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將分別達到28%和25%。
從這一結果來看,可以說未來幾年智能家電產業將持續迅速發展,智能化也將成為大多數家電企業技術及市場的主攻方向,市場倍受熱捧。
外熱內冷,智能“套路”受詬病
而在這看似前景無限的智能家電市場,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恰如“難道老年人”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在智能家電倍受市場熱捧的背后,還存在許多消費者反饋智能家電使用體驗平平,甚至雞肋。
“原本可以一步完成的簡單操作,“智能”之后,你需要下載APP、連接網絡、配對設備等等,而實現可能僅僅是遠程操作?簡直有點反人類”,白領吳女士在購買了智能電水壺之后,如是評價。
而實際上,此類情況在如今的智能家電產品當中非常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當下家電市場對智能化定義的理解有關——聯網即智能,這是目前許多家電企業對智能的初步理解,如同套路般地將傳統家電聯網,繼而就宣稱是智能家電,僅僅如此那其未來又有何前景可言?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智能家電市場關注度攀升,卻在終端市場普遍遇冷。如此外熱內冷,正是智能家電帶給用戶體驗與想象的落差,使得消費者對智能化家電不認同也不買賬。長此以往,恐將影響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消費信心。
正是如此,如果智能僅僅是家電廠商的自說自話,缺失了終端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這一根本,那說其雞肋,也無可厚非。真正的智能家電不應僅是可以聯網的單一電器產品,也更不是產品和手機APP的組合堆砌,而應是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以及輕便化的使用體驗。
如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所說的那樣,顧客真正需要的不是智能化,而是更方便、更愉悅、更健康、更安全等,是“恰到好處的體驗”。而這種恰到好處的體驗,才是開啟智能家電突圍的全新思路。
回歸本質,只為用戶體驗而智能
那么,智能家電到底怎樣才算智能?添加智能化操作的APP?用手機來實現遠程控制?還是所謂的互聯互通?亦或者是搭載人工智能?在家電行業加快智能化轉型和落地的當前,智能家電確實有無數的可能,無論對錯。但是這些看起來在科技最前沿的技術和產品,其根都不可也不能離不開用戶體驗。
無論是老年用戶,還是接受能力較強的年輕用戶,對智能家電的需求僅僅是“更好的使用體驗”。如果智能家電因為“太智能”就要淘汰一部分接受能力差的用戶的話,那方向就需要改變了,未來的智能化發展究竟如何,還需要企業持續的探索和創新。
引用方太茅忠群的一句話,“廚房當中用戶才是唯一主角,所有的智能都應該以人為本,都是為了成就用戶的最佳體驗。方太的理解,有愛有度的智能才能幫助更多用戶回歸廚房,享受便捷、健康的烹飪樂趣”。
相信隨著智能概念的不斷擴展,智能的定義還會不斷的發生改變,但一點卻不會變,未來的智能,只會是代替人做很多事情,而非是需要人們去做更多的事情,這才是智能的根本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