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不同于瓷磚、衛浴甚至是地板,產品是定制化的。每一個訂單,都是一個小工程,而且專業性要求高。如果木門企業為了自身快速發展,只顧招商,缺乏甚至忽視對經銷商的培訓,帶來的后果是,經銷商自身服務能力嚴重跟不上。所以對經銷商進行有效的培訓是至關重要的。
木門企業做培訓是要輸出完善的產品、服務和管理模式,進而看到回報:要證明經銷商的行為給企業帶來了利潤。但是,行為的改變并不會因為培訓了幾次而產生,還需要其他各個環節的配合。很多木門企業在培訓過程中存在種種誤區,使得培訓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誤區一:對培訓認知度不夠
忽略培訓的重要性,即木門企業的領導人持有培訓無用論的想法。認為培訓不能增強經銷商的銷售能力,反而浪費雙方的時間。小老板經營事,大老板經營人。企業發展多大就看多少人操心,所以一家木門企業發展如何,取決于機制,產品只是媒介,對于經銷商的培訓也是機制中很重要的一塊。
誤區二:缺乏系統性長遠的目光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木門經銷商培訓不僅木門企業不能解決自身問題,同時也致使經銷商跟不上市場,往往步人后塵,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甚至出現線下運作經營混亂的現象。據九正建材網了解,很多木門企業的培訓沒有一套系統可行的理論和實踐流程,導致木門經銷商培訓就成了資料發放、宣傳片播放、榮譽證書展示等具體傳播手段的替身,混淆了手段與目的,以至于有些企業自我感覺培訓做得挺好。木門企業成功的培訓,不僅僅只看到眼前的成本支出,他們看到的是遠期的收益,著力把對經銷商的培訓當作長期的系統工作來抓。
誤區三:完全的“拿來主義”
只要是木門業內認為好的,就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全部拿來,應用在自己的企業中,等到用的時候才發現,這件好東西并不適合自己的企業,根本就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別人的木門主打是實木材質,面向高端定制客戶;有的是時尚板式材質,面向的是年輕受眾……品牌定位的差異性也就決定了企業針對經銷商的培訓也是迥異的。“拿來主義”不但浪費了自己的財力資源,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雖然企業進行了相關的培訓,但最后沒有任何成果,造成無效培訓。
誤區四:忽視培訓評估
很多木門企業的培訓缺乏績效管理。怎樣在培訓中不斷進行效果測試,及時修正培訓方法,怎樣用培訓效果激勵經銷商,怎樣針對培訓效果使培訓不斷提高,總結出一套系統的適合本企業的培訓方法,都是中國大部分木門企業培訓沒有解決好的問題。
以上種種問題,都是木門企業必須要提醒自己的注意的。企業培訓是一個長期性工作,培訓無處不在,而當今激烈競爭當中值得木門企業信賴的卻只有以企業實戰、經銷商實用、雙方都有實效為根本目的的培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