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17年即將迎來激烈的下半場,8月“財報月”各家 家居 上市企業紛紛曬出各自成績單,通過整理 家居 上市企業其中30家半年報數據發現,就目前30家 家居 上市企業2017上半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速達到32.28%,凈利潤平均增速為95.79%;其中3家企業營收規模呈現50%以上增長,有5家企業凈利潤達到100%以上增長。
家居 上市企業中報啟示錄:“ 家居 元年”仍有三點需關注" src="http://www.chinachugui.com/files/2017/0913/20170913110752526.jpg" _src="http://www.chinachugui.com/files/2017/0913/20170913110752526.jpg" />
按照主營業務分類,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定制企業在2017年發展最為出色,尤其是在2017年完成上市的 家居 企業如歐派 家居 、尚品宅配、金牌廚柜、惠達衛浴、志邦股份、江山歐派、菲林格爾、我樂 家居 、皮阿諾等紛紛初戰告捷,交出優異答卷,當然也有部分企業出現凈利潤下滑,部分 家居 家具企業發展速度稍稍落后于行業整體增長水平。
行業內將2017年“連續 家居 企業上市熱潮”命名為 家居 元年,同時伴隨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個性化需求滿足,定制家具/全屋定制成為新的消費趨勢,定制企業市值一路高升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其前景的看好,整體增長 家居 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畫面。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前的創業環境要遠遠優于以前資金鏈缺失苦哈哈的奮斗期,但同樣較于以前的空白,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也越來越殘酷。通過深度了解30家上市企業,摸清企業大致發展脈絡,同時也總結出關于2017年下半場及未來需要關注的三大重點:
重點一:客戶親密度
客戶親密度可以理解為企業服務口碑或企業凈推薦值,就是基于嚴密的用戶洞察體系,也是對前線服務加大投資的產物。但是在 家居 家裝 領域,口碑卻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尤其是重服務的 家裝 領域,客訴和規模化基本上成比例上升,企業規模越大,越難以獲得客戶親密度,而其實在規模和口碑的取舍背后,真正的矛盾應該是規模與速度間的拉鋸。
速度是當今建立客戶親密度的關鍵。如果面向消費者時能快速決策,不斷改善產品和服務,就能把競爭對手甩在身后,依托于經驗曲線,隨著規模和經驗的積累,降低成本的機會也會隨之而來。在市場,很多 家居 建材企業開始從“生產商”向“服務商”角色轉換,拓展 家裝 業務或搭建距離消費者更近的銷售渠道,也有企業通過建設云系統收集用戶信息來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用戶需求研發生產,并進行精準推送,這是行業整體向好的轉變,但面對復雜、零散且變幻多端的消費者,企業是否有耐心去與消費者建立親密度,也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當然值得肯定的是,新零售概念的崛起,未來產品、服務和體驗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重點二:第一套引擎和第二套引擎
企業將致力于核心業務的創新。在當前 家居 產業,“大 家居 ”和“全屋定制”逐漸演變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熟知的比如歐派 家居 、大自然 家居 、宜華生活等,已經不再是最初的櫥柜、地板企業了,他們甚至已經在大 家居 領域做了多年的探索和總結,通過掌握用戶需求來豐富 家居 品類,從單品類向多品類進行產品延伸,實現新創新業務增長,跳脫傳統企業慣常做法占據市場領先地位。
包括全屋定制,也是建立在產品基礎上完成全屋定制化解決方案。億歐此前對 家居 企業布局定制業務進行匯總發現,在2015年前后,單品定制向全屋定制布局尤為明顯,包括索菲亞、好萊客、我樂 家居 、志邦股份都擴大了定制產品范圍。這些開辟反映用戶新需求、新的競爭對手、新的經濟效益的新業務就是未來引擎的創新建設,但面對新的競爭、新的成本結構和新的經濟模式,原業務的經驗主義很難在新的業務上實現,這也同樣反應了為什么部分企業雖然擁有對未來前瞻性研究,但這么多年來依舊沒有得到理想發展,新業務門店數起不來,依然業績平平。企業需要在資源配置進行重組,不論是組織架構、人才配備,還是資金方面都應該以創新者的身份融入其中,重新定位企業或重新定義市場。
重點三:生態系統建設
市場上只有產業鏈而沒有企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產業鏈之間的競爭。 家居 企業生態系統的建設超越了傳統產業鏈,是涉及供應商、渠道商、服務商,綜合價值鏈、產業鏈、人才鏈,完成消費者服務閉環的生態系統。雖然不論是 家居 上游企業還是 家裝 圈,數字化生態系統的戰略布局已早有耳聞,但實際從業績方面并沒有突破,也遠沒有趕上概念炒作的速度,還需要企業持續摸索和經驗總結。
(來源:億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