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收購GE家電,鴻海收購夏普,美的收購東芝白電、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意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以色列Servotronix公司。中國家電企業掀起的并購潮此起彼伏,讓品牌協同、產業協同的多元化擴張大放異彩。
以美的集團控股Servotronix為節點,家電行業的并購潮暫時告一段落。以美菱攜手CANDY集團、美的引入德國品牌AEG為代表的資本與品牌的戰略合作,為這個“空檔期”獻上了連臺的好戲。
進入8月,家電并購的聲音再次漲潮。先是家電業“煲哥”德奧通航8月4日宣布,收購珍愛網的“愛情買賣”取得巨大進展。然后是蘇泊爾8月30日宣布,擬以不超過1.19億元的價格向福騰寶(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騰寶公司”或“WMF 中國”)收購 WMF 品牌中國市場消費者產品業務。
雖然蘇泊爾此次的并購行為與其他并購案性質明顯不同,但是業界人士認為,這將是蘇泊爾開啟高端化、多元化品牌運營道路的起點。
披著并購外衣的內部整合
與其說是一場并購,倒不如說是內部資源的整合。而整合背后的操盤手,正是法國SEB集團。
據了解,法國SEB集團創始于1857年,是以發明世界上第一個高壓鍋而著稱的小家電企業集團。除了歷史悠久,SEB集團還擅長于通過收購各國的優秀品牌來實現其國際戰略擴張。尤其是從2004年開始,先后收購了意大利的“拉歌詩蒂娜”(LAGOSTINA),美國的“奧克蘭”(ALL CLAD),在2006年6月份還收購了美國“WearEver、Mirro、Regal”三個炊具品牌。
2007年,SEB集團把手伸向了中國。12月20日,SEB集團旗下子公司SEB國際,順利完成蘇泊爾52.74%的股權收購。在此后的幾年間,SEB國際不斷吸收其余股份。目前,在蘇泊爾的持股比例已達到81.18%,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
此后,SEB集團的腳步并未停止。
據了解,WMF 品牌始創于 1853 年,系德國高端廚具、廚房餐桌用品及小家電領導品牌,尤其在專業咖啡機領域享有盛譽。在其大股東KKR希望整體出售 WMF時,還引起了海爾、美的和復星三家中國企業的追逐。
最終在2016年5月24日,SEB國際以16億歐元收購WMF電器公司。因此, WMF中國系SEB國際旗下全資孫公司,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蘇泊爾并購WMF 中國的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據了解,此次交易后,WMF中國從事消費者業務的團隊及其銷售渠道將由蘇泊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統一管理,蘇泊爾將獲得WMF品牌及商標在中國的使用權,并且WMF中國承諾將不在中國市場從事任何與消費者產品業務有關的銷售行為。
蘇泊爾多品牌擴張機遇和風險并存
撇開關聯交易的性質不談,此次交易可以為蘇泊爾帶來兩個方面的提升。
蘇泊爾方面表示,一方面公司在國內炊具及小家電市場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品牌管理和運營經驗,能夠促進WMF品牌消費者產品業務的發展;同時WMF品牌作為高端炊具及小家電品牌也能進一步完善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布局,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申萬宏源證券家電行業研究負責人劉遲到認為,并購WMF中國可以補齊蘇泊爾高端品牌拼圖,形成渠道和成本的協同作用,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
“收購WMF中國意味著,蘇泊爾將成為SEB集團在中國的重要子公司,開始涉足多品牌運營。”天風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蔡雯娟認為,蘇泊爾此前曾有代理經營lagostina品牌的經驗,而SEB集團在中國的其他品牌發展較弱,本次收購意味著,未來蘇泊爾可能會進一步代理SEB旗下的其他品牌,這對于應對中國消費升級,補充蘇泊爾的品牌布局和產品線極為有利。
不過,收購WMF中國并非全是喜事。
雖然WMF在德國知名度較高,擁有 60% 的本土市場占有率,但是直到2010 年才進入中國市場。姍姍來遲的WMF,在中國的名氣遠不及另外兩大德系品牌雙立人、菲仕樂。
而且,蘇泊爾發布的收購公告顯示,2016年WMF中國消費者產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營業利潤-0.38億元,凈利潤-0.36億元。所以,從目前的財務數據來看,蘇泊爾抱入懷中的實質上是一塊出現了虧損的業務。
蔡雯娟認為,預計經過下半年的調整,蘇泊爾可借助WMF高端品牌,在明年實現較高的毛利率水平,且有望長期受益。不過蔡雯娟同時表示,新業務拓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WMF中國也存在經營不達預期的風險。(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