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智能 家居 的風繼續在吹,BAT的高調入局給整個市場加了把旺火,但實際的落地到底如何?智能 家居 正面臨著怎么樣的挑戰和困境?
在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商會舉辦的首屆中國 家居 業互聯網與智能技術大會上, 家裝 平臺、智能 家居 單品爆款、全屋智能系統以及 家居 安裝服務等多個角色,實際的分享了各自在落地上的現狀和困難,展示了一個更為真實的智能 家居 面貌。
以下是億邦動力網就各方討論內容整理:
智能 家居 的風口到底是幾級?
HDL河東董事長梁國芹:我們每年都感覺到春天來了,但是也沒有那么厲害,我覺得要慢慢做。
首先是很多資源越來越多投入到這個行業,每家企業也在增長,我們做的控制模塊,每年有兩三成增長,但沒有想象的5倍、10倍那么厲害。
但是這個趨勢是有很大的機會,有兩個很明顯的標志。一個是谷歌這些大企業愿意出錢做,另外是以房地產為主或者土巴兔裝修這塊很關注,紛紛做解決方案。
我們智能 家居 專委會 家居 裝飾業,還有櫥柜大佬有3000多個店,說這1000個店也要做。
所以從這個跡象來看春天是每年都有,今天的春天是特別地好。
歐瑞博CGO李婧:我覺得這個風是龍卷風,是一陣一陣的。智能 家居 出現很多年了,但到2013年、2014年刮了一陣龍卷風,把它推到了一個高度,上了一個臺階,整個行業對它的認知上了一個臺階。
去年的語音交互龍卷風把它刮到了另外一個臺階上,智能 家居 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上的,但是 家居 本身是一個慢行業。
從技術推動來說,這兩次的龍卷風跟交互有關系。技術的發展像無線這樣的技術是在穩步上升的,但外部應用的龍卷風和內部技術的穩定上漲其實產生了一定的沖突。
晾霸副總經理吳俊:晾霸是一個傳統的制造型企業,進入市場九年了。做智能晾衣機是三四年前開始,目前我們智能晾衣機和傳統晾衣機的比例是5:5,智能晾衣架的份額每年逐步在增加。
目前,從內部數據來講,智能晾衣架一年的市場份額是200萬套,晾霸占了市場份額將近40萬套。
晾衣架這塊我認為智能單品會比智能系統率先切入一線,為什么呢?因為智能單品在成本上會低;第二,在整體系統運用上面更易被接受。
據一些數據顯示,以空調為例,有45%的客戶愿意接受智能空調。有一個全國數據顯示2021年的時候智能 家居 領域的收入可以達到3000億。
盛世樂居董事長鄭煒:我們跨界轉型做現在的智能整裝,做互聯網+ 家裝 ,把 家裝 這個行業用互聯網的形式做了家的策劃。
家裝 行業我們也是首家提出智能家概念。今年政府報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所以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人工智能肯定是一個風口。至于剛才幾位嘉賓說的龍卷風也好、暴風也好,這肯定是一個風口。
齊家網COO毛新勇:智能 家居 齊家關注了很多年,也在做資本的布局,在產品消費端也在做布局。
坦率地說,我個人認為智能 家居 這個風現在還沒有那么猛烈,因為我自己在控制齊家的業務節奏,從 家裝 布局和硬裝材料的整合到全屋定制 家居 ,再往后面排是智能 家居 。
智能 家居 現在還有很多困難。從產品端來說,更多還是在單品上銷售不錯,比如像剛才說的智能晾衣架、智能門鎖、智能馬桶、智能床墊、智能開關。我現在的困惑是很難把產品聯起來,不要說人和物的連接,就是把單品連接起來就很難。
第二個困難是對團隊的挑戰。我們跟歐瑞博2015年就有合作,我第一個月賣得非常好,但是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睡去安裝配套,還有基礎設施需要做,還要找歐瑞博過來做培訓。這個成本誰來付?企業就變成了雷鋒。這樣好像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