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年上半年以來,因市場萎縮和生產成本上升而深陷困境的電視行業不同,現階段的顯示面板產業,正是另一番景象。
據不久前統計機構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京東方在上半年共計營收44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比增長68.65%。并且,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增至43億元,同比大幅扭虧。最終,京東方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上半年的凈利潤統計為40.18億元。
與此同時,作為國內另一家知名的面板廠商,深天馬也在8月末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指出,天馬股份在今年上半年里營收共計為62.04億,較之去年,同比增長了24.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同比增長了69.15%,為4.48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上半年的凈利潤到達2.41億元。

從某一方面看,傳統電視不掙錢,互聯網電視品牌賠本賣貨,上游面板廠商卻賺的盆滿缽滿,顯然成了過去幾個月,電視產業鏈上的新局面。
上下游產業境遇大相徑庭 電視企業難以盈利是根本原因
雖然互聯網化的浪潮,讓電視產品在科技領域熱度不減,然而聯系到產品生產成本和市場因素,依舊讓電視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其實,自2016年的4月份開始,液晶面板價格就開始持續上漲的態勢,并造就了面板歷史上時間范圍超過十個月,最長的一次漲價過程,截止到2017年中期,面板成本的同期漲幅已達到到40%左右,直接導致大部分的電視機廠商的凈利潤,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
如果說,電視生產成本的上升,還可以理解為是行業利潤向上游轉移的一個條件,那么整個消費端電視市場的收縮,則成為了電視企業無法逆轉頹勢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
根據《2017中國彩電市場半年度總結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今年的上半年中,國內彩電零售量規模為2181萬臺,同比下降7.3%。
此外,被互聯網電視品牌等新興企業看好的線上市場同樣不太樂觀,今年上半年,線上彩電零售量為768萬臺,市場占比為35%,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1個百分點。
面對如今電視市場的慘淡困境時,曾有多位電視企業負責人表示彩電市場壓力很大,尤其是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升,讓廠商盈利水平受到嚴峻考驗。
這也從一個側面,迫使整個電視行業需要加速轉型升級的步伐,尋找到再次激活市場的新途徑。
上游盈利帶來轉型契機 亦是彩電行業市場反彈的新機遇
顯然,對電視行業來說,市場中的電視品牌不掙錢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上游面板廠商紛紛掙到錢,對下游整機企業來說卻并不是一件壞事
以京東方為例,在2017的上半年,伴隨著企業整體的扭虧為盈,將研發投入增加至31.7億元,不僅在新增專利申請的數量上超過了4000件,同時也在OLED、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的領域方面,同比增長了22%的專利申請數量,累計可使用專利數量超過5.5萬件。
可以預見的是,面板廠商的整體提振,將有助于加速電視產業鏈的潛力釋放,推動整個電視行業的加速轉型。
比如在基礎的顯示技術方面,OLED技術有望在今年集中爆發,國內外多加電視廠商已經開始穩步布局多條OLED產品線。
而AI人工智能、語音識別等新的交互手段,則有利于為電視大屏開拓出更多的使用新場景,在軟硬件共同升級的上下游大環境下,更能幫助國產電視機企業向高利潤空間的高端市場邁進。
不過,上游廠商技術的潛力釋放,下游企業能不能抓住新的行業轉折機遇,就成為了各大電視品牌的新考驗。
至少在現今市場中,仍不乏有死守液晶技術、靠“賣Logo”乃至虧本的定價策略搶占市場的品牌,這非但已經被證明不是電視行業良性發展的長久之道,這些企業能不能趕上新的時代機遇,也被畫上了巨大的問號。
有理由相信,與電視行業轉型升級一同而來的,必然還會有電視品牌的又一輪洗牌,當品牌間優勝劣汰伴隨新的市場增長空間被持續發掘,電視企業困境的轉折點可能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