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報之品
“品”是品牌的核心,因此該系列報道將會圍繞“品”為主題,品的外延和內涵是豐富的,它代表口碑,來自眾人之口,《說文》中“品,眾庶也”,它可以代表法度,《管子》的“鄉有俗,國有法……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就是該意。它代表格調高低,《滄浪詩話》中“詩之品有九”如是表達。
在當下,打造一個品牌,同樣需要法度、眾人的品評和格調。本系列報道也將從品牌、產品(服務)、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等四個角度闡述 家居 行業的“品”。
“品牌“不僅僅是 家居 行業的高頻詞,可以說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經濟一向強調品牌,但是最初品牌對于大多數行業來說一直只停留在概念中。進入2017年,中國“品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中國高鐵、超級計算、無人機、智能終端設備等行業及領域在國際社會上的大放異彩,“中國制造”已經基本擺脫了廉價、低質的刻板印象,并伴隨著國家貿易體系的日益成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本次年報入選的是五家知名 家居 企業,分別為樂安居、國安居、富邦紅樹灣國際家具、金海馬香江 家居 、海馬。
1、時代巨變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
把目光放到 家居 行業,20 15年我國移動互聯網規模已具雛形,消費者對 家居 消費的習慣產生變化。原先消費者對 家居 產品單純只要求質量好、價格低,輕視甚至無視產品品牌的態度,轉變成了對某一類產品(服務)的品牌認同,這不得不說是企業之幸。
在這種情況下,多年來“躲”在“作坊”里生產的各 家居 廠商們終于意識到樹立品牌的重要性,歷來固有的諸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維正在轉變。品牌的樹立不但是對企業產品(服務)本身負責,也是對產品溢價的一種保障,廠商重視品牌的樹立,更是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自信。簡而言之,在現今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利用品牌提升企業和產品的價值,爭取國內、國際市場的青睞,對于 家居 企業來說也不再是鏡花水月。
定制 家居
2、梳理價值
給予客觀觀察是媒體的責任
品牌年報《2017家具行業品牌美譽度調查》此時推出,就是為了利用作為媒體方,在行業內多年進行的觀察、實踐以及沉淀,梳理品牌之于 家居 行業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發展的方法論。
作為媒體,為行業能夠貢獻的就是來自第三方的觀察。本期為品牌年報的第一期,我們將與行業專業人士進行對話,探討在 家居 行業新常態下,品牌的外延與內涵。
通過以往的報道和活動,我們深入了深圳 家居 行業這片肥沃的土壤,深切感受到品牌發展的成熟基礎。深圳有完整的 家居 制造、設計、銷售體系,這中間包括了家具工廠、企業,各大資深賣場,甚至一批裝修企業,還包括了互聯網 家裝 、智能 家居 后起之秀。
企業的實力已經相當雄厚,但如何被消費者、被社會所熟知,則是品牌的第一道難關。目前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CI體系的設計,甚至挖空心思地為品牌打造獨特的故事和價值體系。但這一切談何容易。
相比一些行業, 家居 行業品牌建設的步伐更慢。這與其發展歷史息息相關。改革開放之初,如今的 家居 品牌當年還有不少是從工廠作坊里走出來的,在那個賣方市場的時代,不需要太多為品牌和口碑買單。早年的這種思維雖然已經極大地改變,但是有一些概念卻還根深蒂固地影響著行業。
爆破式營銷模式還在繼續,規范的公關市場部門亟待建立,尤其是找到屬于自己獨樹一幟,又與實力吻合的發展之路,也是不少企業苦苦追求的。營銷推廣的同質化,品牌打造的同質化,阻礙了整個行業的品牌塑造。
實際上每一家 家居 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觀,盲從不是上上策,企業需要的是對自身進行回顧,從自己的過去找尋初心,在展望未來中確定發展策略,而品牌則是這些思路的引領元素與核心。
值得欣慰的是,已經有不少企業認識到了一這點。開始回歸對自己的觀察和認識,尋找適合自己的品牌之路。
作為媒體,我們既希望將這些失敗和教訓總結出來,也更愿意將這些閃光點呈現到公眾視野。
3、自我發問
我的品牌具備價值觀嗎?
直到現在,想到 家居 品牌,以及他們的推廣活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鋪天蓋地的打折廣告。這是大多數消費者的直觀感受。但實際上,如果僅僅建立在價格更低,或者再加上點貼心服務,送個紅包,是無法產生消費者與品牌的粘性的。消費者如果不是被品牌內在所吸引,僅僅因為價格或者補貼,那么下一秒他也可以選擇其他品牌。
不過,深圳市場已經開始發生變化,鋼琴演奏會、當代藝術展這些頗具人文氣息的活動,竟然都出自 家居 品牌。其實品牌支持或者舉辦藝術活動并不稀奇,但對于深圳 家居 行業來說,多年來缺乏公關運營思維的局面已被顛覆, 家居 品牌價值觀的傳遞被提上議事日程,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