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之于空間,猶如空氣之于生命”現在很多設計師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在空間中使用“燈帶”,它的出現增加了室內環境的層次感,豐富了光環境。(本文來源:設計最前沿)
2
但很多業主經常會問設計師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設計燈帶?”,既增加了造價,又要考慮維修。會不會有光污染?視覺上真的好看嗎?
3
但其實大部分人不知道,是誰最先使用這種設計手法的,以及這樣設計的目的。

4
5
6
7
在柜子內部增加的燈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8
9
10
在鏡子后裝隱藏燈帶,加強鏡子的輪廓。
11
12
13
用燈帶與層架結合,既有功能性又有很好的照明效果。
14
15
16
Richard Kelly(理查德 凱利)與Philip Johnson(飛利浦 約翰遜),這兩位大師首創了這個概念,“光洗墻(Light washing)”,即用多個隱藏的光源將墻面均勻地照亮。
17
他們最早在密斯凡德羅領銜設計的,西格拉姆大廈燈光設計中使用了,“Tower of light”的概念,讓粗糙多孔的石灰巖材質,產生了非常干凈雅致的效果。
18
從此“光洗墻”的設計手法就被沿用至今,燈帶暗藏在吊頂、墻面或地面來勾勒空間的輪廓,成為設計師最喜歡運用的燈光手法之一。
19
20
21
在簡潔風格的設計中,燈帶可以讓空間變得更有型。
22

23
24
現在很多設計師非常擅長于,“光洗墻”這種手法的使用,但其中的道理可能還說不上來。
25
那么來看看燈光大師Richard Kelly (理查德 凱利)的用光三原則1.Focal Glow焦點發光。2.Ambient Luminescence環境發光。3.Sparkling of Brilliants閃耀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