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變幻的2017年彩電市場終于塵埃落定。總的來看,2017年彩電行業依然暗流涌動,行業激烈競爭、產品推陳出新、渠道細分爭奪、傳統企業與新興企業不斷交鋒,在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產業鏈各方在困境中求突破謀發展,各種變革轉型的聲音成為2017年彩電業主旋律。
據奧維云網(AVC)發布的《2017Q3中國彩電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1-9月,我國彩電市場行情一路下沉,總體銷量規模同比下降9.2個百分點。尤其在2017年三季度,彩電零售量規模僅為1041萬臺,同比下降12.9%。在這個最“糟糕”的年度下,行業變革已經迫在眉睫,尋找到下一個突破口已經成為眾多電視廠商的共識。
就在中國整體彩電市場經歷“過山車”似的發展的同時,彩電的顯示技術之爭也開始暗戰升級。其中OLED電視陣營上升趨勢明顯,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OLED電視零售量規模每個月都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速超過100%的月份有7個,其中2017年10月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39%。此外,僅在2017年國慶黃金周期間,OLED電視銷量規模同比增長了145%,相比于整體市場的低迷,OLED的逆勢增長備受矚目;蘇寧的數據則進一步顯示,在2017年11月3日彩電超級品類日,OLED電視銷量增長了509%,在2017年末,OLED仍保持火熱態勢。
事實上,OLED有如此驚人的表現早有伏筆。2016年初,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5家;而到了2017年,全球已有13家電視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并仍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僅在中國市場,就有創維、康佳、長虹、LG電子、索尼、飛利浦六大知名彩電品牌共同發力OLED電視。
同時,不斷涌現的高端創新產品,也讓OLED電視在彩電市場中脫穎而出,更讓OLED陣營保持了充足的信心。當市場還在進行“曲薄之爭”時,面板僅為2.57mm的OLED壁紙電視讓叫囂者瞬間啞口無言;當畫質依然困擾著液晶電視廠商時,OLED已經在更加優秀畫質的基礎上,發展到屏幕自發聲。可以說,作為顯示行業的突破口,OLED當之無愧。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正是看到OLED的優勢和廣闊的未來,產業鏈各方也開始謀求與OLED陣營開展深入合作。在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OLED電視早已開始占據最佳展示位置。平均兩個月一次的家電促銷,各大渠道商也為OLED電視產品留出了充足的讓利空間。據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透露,OLED電視為產業鏈各方都創造了巨大價值,也更符合未來顯示的需求,是廣大消費者關注度非常高的電視產品,所以也更受到渠道商的青睞。
正是在廠商、渠道商、上游面板廠商,以及行業協會等產業鏈各方的共同推動下,OLED終于在2017年迎來了全面主流化。據奧維云網大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OLED電視全球出貨將達170萬臺,年增率90%。而IHS Markit更是大膽預測,2017年全球OLED電視營收將增長71%,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72.3萬臺,上升至2021年的660萬臺。毫無疑問,這樣的規模將吸引更多的廠商和投資者加入OLED陣營。(金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