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漿機、原汁機到破壁機;從電磁爐、電火鍋到電飯煲;從微波爐、電烤箱、電蒸箱到微蒸烤一體機;從加濕器、抽濕器、吸塵器到掛燙機;從面包機、面條機到自動炒菜機;接下來,估計還將有一大批的小家電新產品,甚至是新品類出現。
最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家庭生活品質的升級,也帶來生活類小家電產品在市場上的快速擴張。以美的、九陽、蘇泊爾、格蘭仕為代表的小家電企業,均贏得量增利漲的收獲。雖然在市場上獲得來自消費升級、品質升級、理念迭代等一系列紅利,但是中國本土的小家電廠商群體們卻未能搶到轉型升級的紅利大蛋糕,反而遭遇“市場前景看漲、商業現實尷尬”困局。
與往年相比,小家電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家庭的消費意識改變和消費需求量激增,帶來的整體市場蛋糕規模做大。過去多年來,中國家庭的小家電擁有量普遍在3-5件左右。不過短短5年多,城市家庭的生活類小家電擁有量高達8-10件左右,而農村家庭的小家電擁有量也突破達到6-8件左右。
小家電數量的激增,并未帶動中國小家電產業的群體化做強引爆。特別在趨勢性、開創性和引領性的消費潮流上,以及高端化、品質性、享受型的群體滿足上,與外資洋家電的生活類小家電產品動輒成千上萬的售價相比,中國小家電產品發展普遍還處在中低端市場的價格比拼、規模制勝。一旦市場上,出現一些家電企業打造的明星、爆款產品,便很容易受到同行的模仿和復制。
正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說,小家電產業當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典型的“產品乏力、技術無力、行業不大不強”。一方面是,很多小家電產品設計風格高度相似,創新力度不大,局限性越來越多,很難在市場消費升級變革中釋放出價值和內涵,無非就是你模仿我、我模仿你,換湯不換藥,做來做去都是那些產品;
另一方面,則是大量小家電企業不舍得在研發項目投錢,很難吸引消費者眼球。甚至還有很多無名企業做的山寨、價格低,因為消費者又喜歡便宜貨,覺得能用就行了,用一段時間就不要了。導致一些大企業怕虧錢,也不舍得在研發項目上投入。
原本屬于這一輪消費升級最大贏家的小家電產業,卻因為受到相關小家電企業在產品上缺乏創新、品質上缺少可靠保障,以及服務上缺乏閉環,最終錯失全面做大做強的黃金期。而整個產業的最大缺少和邏輯拐點就在于:山寨、模仿產品多于創新精品;劣幣一度超越良幣,導致大企業在產品原創性、獨創性創新投入上縮手縮腳,最終誘導整個產業的綜合實力降低。
最終,雖然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但小家電廠商們卻無法實現整個產業“由內而外、由功能技術到工業設計”等系統創新??梢哉f,很多中國本土小家電廠商當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守舊、抱著傳統遲遲難以突破。特別是在產品創新上,一邊是不敢持續大投入,遲遲無法建立起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帶來整個市場競爭的低端、無序;另一邊則是不敢進行新品類的用戶教育和引導,擔心為同行抬轎子,被同行搶占先機。
如果說,2018年相關企業仍然不能破解小家電產品力缺失的短板和軟肋,那么整個產業仍然會停留在低層次、低水平的價格競爭、規模競爭的通道中,就永遠無法搶奪對高端、品質小家電的消費需求定義權和產業主導權!
孔余||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