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成熟期的家電行業,迎來了產品品質快速提升、產品服務顯著改善、產品技術創新活躍期。但是圍繞家電產品的質量、服務等投訴卻出現反彈。這應該引起整個家電產業的重視和警惕。
池梅||撰稿
一方面是消費需求的升級,一方面是行業加快轉型變革,中國家電市場正處在蓬勃發展的上揚期。然而在產業整體的向好趨勢下,仍然有不少不和諧的音符奏出。家電、電子產品的質量問題頻出,售后服務差成為最為集中、也一直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
天津市消協系統2017年投訴分析情況發布:當年全市消協系統受理消費者投訴1651件,在所有商品和服務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投訴數量排在前三位,合計占投訴總量的四成多。其中家用的家電、電子產品的投訴量占首位。
據介紹,家電、電子類產品投訴主要集中在,售后維修技術不過硬,商品反復維修;售后服務履行“三包”義務推諉;商家不能提供配件,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由此來看,家電產品投訴反彈的背后,則售后服務拖了整個家電產業創新、轉型的后腿,帶來了整個家電行業的“蒙羞”。
窺一斑而知全豹。天津消協位居首位的電子家電類投訴,是中國家電市場的真實寫照。2017年包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及上海、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合肥市工商局等各地機構,甚至包括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對于家電品質的投訴層出不窮。主要集中在高發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問題上。
其中涉及的產品包括燃氣灶、凈水器、電熱杯、吹風機流通領域小家電產品,也包含冰箱、電視等大家電產品。如果說小家電、廚電領域以及新興家電品牌,存在進入門檻低,魚龍混雜的現象與當前市場成熟度和發展程度有關,不可避免。那么大家電產品一樣不容樂觀。
2017年第3批電冰箱產品國家質量監督共抽查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廣東等7個省、直轄市50家企業生產的50批次電冰箱產品,不合格率為4%。
除質量外,售后服務的缺陷也很明顯。有這樣一則新聞,2017年1月用戶送到官方維修點維修的LG電視,一直沒了消息,等近一年后該用戶想起來催問,得到的答案竟然是“電視沒有了”。不翼而飛的電視已經夠讓人惱火,LG維修點的態度更過分。稱“機器取走了,沒有記錄,可以報警”。直到最后,LG官方仍然沒有拿出解決方案。
家電雜牌或小品牌出現質量問,題被看做常態,沒想到的是不少大品牌在質量和服務上也嚴重失守,這顯然不是中國家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邏輯。尤其是在市場升級和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家電廠商更不能在質量和服務上掉鏈子,因為這才是所有中國家電走向“大道”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