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北方的這個冬天和以往有什么不同,相信一定會有朋友說,霧霾少了!

是啊,入冬以來很多時候那透徹的藍天白云讓人有些恍惚,仿佛從往年《寂靜嶺》跑進了如今的《盜夢空間》。無論如何,能夠呼吸到良好的空氣對于大眾來說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這個冬天口罩經銷商的日子卻特別難過。據中國新聞網調查顯示,與去年相比,今冬民用口罩銷量下滑超過50%。甚至部分口罩經銷商想虧本套現,卻無人接手。

12月北京霧霾天數“屈指可數”
霧霾散了,似乎也給空氣凈化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我們都知道近年來空凈產品一直是逢“霾”斷貨,天氣好時消費者則缺少購買動力。如今藍天變多,一直被認為“靠天吃飯”的空凈當真要完了么?
其實不然。這是一個消費認知的誤區,即便是沒有霧霾,空氣凈化器還是需要的。
近幾年來,隨著霧霾這一空氣殺手名氣的日益增大,導致很多用戶對于原本就存在于空氣中的很多其它元素進行了忽視。這些含有極大危害物質的不純凈空氣又以室內更為嚴重,在我們長居的室內,除了有霧霾(PM2.5和PM10)之外,還會有包括吸煙殘留有毒顆粒物、木質家具及漆式家具所含有的苯、裝修甲醛釋放、病菌、花粉、空氣粉塵等等危害。

簡單來說,空氣凈化器其實并不是只為霧霾而存在,更多還是為了清潔室內所有危害物質。空氣凈化器已成為“生活必需品”的說法逐漸深入人心,尤其是消費升級的推動和近幾年新房市場的增長,更是直接推動了空凈產品的市場需求。
現階段我國空氣凈化器家庭保有量不足1%,滲透率遠低于日韓和歐美發達國家。如美國家庭的普及率達到27%,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公共場所、家庭居室等地點,室內空氣改善設備配置擁有率也均超過20%。
可以說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仍未完全打開。有專家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空氣凈化器將駛入快速發展通道,并成為一個環保行業里最引人注目的千億市場。中怡康副總經理彭煜曾表示,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基于此,國內外眾多家電巨頭紛紛延伸產業鏈到空氣凈化器領域。2017年更有聚美優品、墨跡天氣、錘子等互聯網公司紛紛跨界加入空氣凈化行業,將空氣凈化器產品納入智能 家居 生態。
拋開營銷打法不說,這些企業在空凈產品推陳出新上可以說是不遺余力,針對不同類型的空氣污染對癥下藥,力求在過濾技術、智能化等方面上表現出差異化競爭優勢。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2016年新版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出臺后,空凈市場逐步走向規范化,2017年空氣凈化市場更是經歷了一輪洗牌,不符合標準、質量低劣、生產技術落后、服務不到位的產品已被清洗出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容量的放大,2017年空氣凈化器的產品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升級趨勢,“高速凈化、高度智能、高效環保”的空氣凈化器越來越受大眾青睞。
在產業觀察家洪仕斌看來,“基于中國空氣環境的現狀以及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空氣凈化器產品已經由‘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
未來幾年,雖然空凈市場不會出現超過100%的爆發式增長,但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