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研究推測,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40%。隨著工業化發展到了一定水平之后,目前中國建筑能耗大概占總能耗約40%的比例,工業能耗占約30%,交通運輸能耗占約30%,顯而易見建筑已經并列為三大能耗領域之一。




“互聯網+”智慧社區建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市場
如今,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如火如荼,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智慧社區必然成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和組成部分。智慧社區就如同智慧城市的一個小區域范圍內的縮影,其中包含了基礎設施的、物業管理、購物、出行物流等方方面面。隨著科技的發展,解決城市居民的居住安全,方便住戶的日常起居出行,為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帶來了巨大商機。
一、看得見的市場
1.可視對講產品

在智慧社區建設的商機中,能夠實現渠道銷售與利潤保障的產品供應,可視對講產品依舊是智慧社區眾多的落地載體中當仁不讓的主角。因為相比那些吹噓著“顛覆性”概念的智能硬件,無論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還是資金投入力度來分析,可視對講以其實用性和集成性成為不可或缺的硬件設備。
2.監控攝像機

社區智慧化建設要想取得成功,實現設備網絡化是基礎,在監控攝像機市場,除了傳統的公檢法等行業市場,社區監控將是一個極大的潛力市場,特別是“拆墻”事件及構建社會公共安全網的政策驅動,讓視頻監控成為小區安防不可或缺的力量。
3.民用安防設備

民用安防的消費主力,社區業主絕對是生力軍,當前,借助于網絡電商平臺,智能 家居 硬件、家庭防盜報警器等民用安防產品的銷售渠道趨于扁平化,在這個完全開放的市場,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考驗著企業組織機構與經營理念的變革升級。但是這樣的憂慮阻止不了安防企業進入以智能 家居 為主的市場,不過對于這個技術與產品更迭速度極快的領域,安防企業的挑戰除了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和產品銷售能力外,還要面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挑戰。
二、看不見的市場

當前,在智慧社區的投資方中,房地產與物業管理公司的屬性基本相同,與業主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投資運營公司和互聯網企業則希望通過提供基于智能硬件入口的生活服務實現圍繞社區周邊的商業生態模式運營。目前,不同的智慧社區在建設過程中都會建立起自己的智能體系,現有智慧社區APP五花八門,且質量相對較差。面對潛在的巨大市場,目前用戶與社區設備之間并未建立起強關系,移動端好壞參差不齊,業主雖然對資訊、娛樂、教育等有需求,但是卻往往得不到滿足,社區APP在內容增值服務上存在著巨大的市場。
三、老舊社區改造

除了新建小區采用智能設備外,老舊小區的改造成為了智慧社區實現的另一重要方式。我國目前仍存在大量超過20年的舊社區,這些建設標準相對比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線老化、設備年久失修、安防和治安管理落后、道路破損等諸多問題。因此,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由政府牽頭的各地各城老舊社區的改造運動也被提行了日程。
雖然舊社區的改造不僅僅是監控設備的升級換代,這也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商機,老舊社區的改造是當前安防市場的一塊肥肉。但是舊社區的改造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以社區系統的改造為例,不是簡單的進行更新,而是要在原有平臺系統上進行功能的升級改造和豐富,并且通過云服務、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產品+平臺+運營”的模式,完成舊社區到智慧社區的升級蛻變。